(11分,每空1分)下图-15是验证酶的催化特性的几组对比实验,1―5号试管内装有等量的H202液。1―4号试管控制温度与投入物品如图所示,请回答:
(1)若投入物品后,立即用带有余烬的火柴去试探1―4号试管口,各试管口会出现什么现象(每空2分)?
答:1号试管口火柴 ;2号试管口火柴 ;
3号试管口火柴 ;4号试管口火柴 。
(2)若1号,2号,3号,4号都是为了验证酶的某项特性而设置的对照,哪一号设置得不科学,应如何改进?
答: 号设置得不科学,改进的方法: 。
(3)若要证明酶的活性受酸碱度的影响,而再增设5号试管,请补充:
①5号试管内应加入: 。
②5号试管温度应控制在: 。
③用带有余烬的火柴去试探5号试管口,将出现的现象: 。
④你设置的5号试管与 号试管可作为完成上述(3)命题的一组对比实验,这一组实验可得出的结论是 。
荔枝叶片发育过程中,净光合速率及相关指标的变化见下表。
叶片 |
发育 情况 |
叶面积(最大面积的%) |
总叶绿素含量mg/g·fw) |
气孔相对开放度(%) |
净光合速率(μmolCO2/m2·s) |
A |
新叶展开前 |
19 |
- |
- |
-2.8 |
B |
新叶展开中 |
87 |
1.1 |
55 |
1.6 |
C |
新叶展开完成 |
100 |
2.9 |
81 |
2.7 |
D |
新叶已成熟 |
100 |
11.1 |
100 |
5.8 |
注:“-”表示未测数据。
(1)B的净光合速率较低,推测原因可能是:①叶绿素含量低,导致光能吸收不足;②___________,导致_______________。
(2)将A、D分别置于光温恒定的密闭容器中,一段时间后,A的叶肉细胞中,将开始积累_________;D的叶肉细胞中,ATP含量将__________。
(3)与C相比,D的叶肉细胞的叶绿体中,数量明显增多的结构是___________。
(4)叶片发育过程中,叶片面积逐渐增大,是的结果;D的叶肉细胞与表皮细胞的形态、结构和功能差异显著,其根本原因是。
(9分)下图甲是某高等动物细胞亚显微结构示意图,图乙是该动物体内5个不同分裂时期细胞图。请据图回答以下问题:
(1)如果图甲是大肠杆菌,其细胞质中应只有(填名称)一种细胞器。
(2)图甲结构②的功能特性是。
(3)若用健那绿作为染色剂,可以对甲细胞中的________(填序号)进行染色,使之呈现_________色。
(4)甲图中含有RNA的细胞器有(填序号)。
(5)若甲图所示细胞为癌变细胞,往往容易扩散转移,这主要是由于细胞膜上的
减少所致。
(6)在乙图中:不含同源染色体的是(填字母),[⑩](染色体)上有个DNA分子。属于减数第一次分裂特有的图像的是(填字母)。
下图是一个池塘中的4个物种构成的食物网,请据图回答:
(1)该池塘生态系统中有条食物链,流经该生态系统的总能量是来自所固定的太阳能。生态系统中能量流动的特点是____和。
(2)假如鲫鱼所获得的能量有1/4直接来自绿藻,1/2来自轮虫,且该系统能量从生产者到消费者的传递效率为10%,从消费者到消费者的能量传递效率为20%。如果鲫鱼种群增加的能量为200 kJ,那么需要绿藻提供的能量为____kJ。
(3)为增加该池塘生态系统的多样性,向池中引种了大量浮萍,一段时间后,水面长满了浮萍,绿藻和轮虫相继死亡。水草死亡的最主要原因是缺少____,轮虫死亡的主要原因是缺少_ ___。
(11分)下图是某同学构建的生态系统结构模型图,其中A、B、C、D代表该生态系统的各种生物成分。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从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分析,图中未完整表示出来的是。B代表的组成成分是____,其在生态系统碳循环过程中的主要作用是。
(2)请写出图中的食物链:(用字母和箭头表示)。一条食物链上的两个相邻种群的某些行为与种群特征等信息在种群之间的传递,有利于调节关系,维持生态系统的稳定。
(3)碳元素从无机环境进入生物群落的形式是,一般是通过作用实现的;碳元素从D→C流动的形式是____,生态系统中的各种生物通过作用使碳元素回到无机环境中。
(4)随着现代工业的迅速发展,人类大量燃烧煤、石油等化石燃料,使地层中经过千百万年积存的碳元素在短期内释放,形成温室效应。请提出两点减缓二氧化碳增多的措施:____。
某生物研究小组的同学在学校实验田中划出了5块面积和肥力都相同的区域,分别种植了数量不等的豌豆。每一区域内的植株分布是均匀的。待豌豆成熟后,统计数据如下表。试回答:
(1)这块实验田的全部豌豆植株构成了一个。实验田中的各种生物之间相互联系、相互影响而形成____。
(2)从统计数字可以看出:随着区域植株数的增加,每株大豆荚果数目____。
如果每粒种子重量相等,根据实验结果分析,区域植株数是时,豌豆产量最高。
(3)请在下图坐标系中用曲线表示出区域种子数量随区域植株数变化的曲线。
(4)该小组的同学还对实验田中某双子叶杂草的种群密度进行了调查。
①在用样方法调查时,取样的关键是要做到,不能掺入主观因素。常用的取样方法有等距取样法和。
②调查不同的植物类型时样方面积应该不同,如调查乔木种群密度时样方面积一般要比调查草本植物种群密度时的样方面积____。
③若调查中该小组同学确定的样方为2m×2m,对5个样方中该杂草调查的结果为:
48、64、60、56、52。据此估算,实验田中该杂草的种群密度约为株/m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