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下图是从酵母菌获取某植物需要的某种酶基因的流程,结合所学知识及相关信息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cDNA文库           基因组文库(填“大于”、“等于”或者“小于”)。
(2)目的基因获取之后,需要进行           ,其组成,必须有          以及标记基因等。此步骤是基因工程的核心。
(3)将该目的基因导入某双子叶植物细胞,其能否在此植物体内稳定遗传的关键是
        可以用        技术进行检测。
(4)如果要想使该酶活性更强或具有更强的耐受性,需要对现有蛋白质进行改造,这要通过基因工程延伸——蛋白质工程。首先要设计预期的           ,再推测应有的氨基酸序列,找到相对应的           

科目 生物   题型 综合题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生物技术中的伦理问题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研究者为了研究神经元之间兴奋的传递过程,选用枪乌贼的神经组织进行实验,处理及结果见下表。

实验
组号
处理
微电极刺激突触前神经元测得动作电位(mV)
室温,0.5ms后测得突触后神经元动作电位(mV)
I
未加河豚毒素(对照)
75
75
II
浸润在河豚毒素中
5min后
65
65
III
10min后
50
25
IV
15min后
40
0

(1)第I组处理说明枪乌贼神经元兴奋时,膜外比膜内电位__________75mV(填低或高)。室温下,微电极刺激突触前神经元测得动作电位0.5ms后,才能测到突触后神经元的动作电位,这被称为“兴奋的延迟”,延迟的原因之一是突触前膜以__________的方式释放__________,该物质被突触后膜上的__________识别。
(2)已知河豚毒素对于突触后膜识别信息分子的敏感性无影响,从II、III、IV组推断,突触后神经元动作电位的降低应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直接引起的,由此可知河豚毒素对神经兴奋的传递起__________作用。
(3)若利用河豚毒素的生理作用开发药物,可作__________(选填选项前的符号,可多选)。
a.降糖药 b.麻醉药c.镇痛剂d.抗肌肉痉挛剂
(4)研究者利用水母荧光蛋白标记突触前神经元,直接观察到突触前膜先出现钙离子内流,之后引发突触小泡的定向移动。药物BAPTA能迅速结合钙离子,现将该药物注入突触小体内,若突触前神经元的____________________,则说明钙离子不影响突触前神经元产生神经冲动,但对于神经元之间兴奋的传递是必需的。

下图1是黑松和栋树在最适温度等条件下,光照强度与光合作用速率的关系曲线;图2是光合作用过程示意图。请据图回答问题:

(1)图1中,当光照强度为1200Lx时,限制栋树和黑松光合作用速率的主要环境因素分别是, 栋树的实际光合作用速率比黑松的
(2)当光照强度为400Lx时,栋树叶肉细胞中形成ATP的部位有细胞溶胶、
(3)图2中分子Z是,其产生的场所是
(4)在碳反应中,CO2必须与结合,这是CO2被固定的第一步,该物质可循环使用,使光合作用不断进行。物质A是,它可运至叶绿体外,并且转变成,供植物体所有细胞利用。
(5)若将图2中的光照撤离,则短时间内叶绿体中3-磷酸甘油酸的含量将。(填“增加”、“减少”或“基本不变”)。
(6)光合作用过程中能量转化的途径为(请用图2中的字母、文字回答)。

澳大利亚牧羊犬的毛色有黄色、黑色、棕色3种,由一对等位基因(Y、y)控制。请根据下表回答:

P
F1
黑色 × 棕色
黑色:棕色=1:1
棕色 × 黄色
棕色:黄色=1:1
黑色 × 黄色
全为棕色


(1)棕色澳大利亚牧羊犬的基因型为
(2)现有一个全为棕色的澳大利亚牧羊犬种群,在该种群产生的F1中,选取毛色为 的个体,让不同毛色的雌雄个体进行杂交,则杂交后代(F2)全为棕色犬。
(3)雉鸡的性别决定方式是ZW型,雌雉的性染色体组成为ZW,雄雉的性染色体组成为ZZ。由于环境的影响,某雌雉性反转为雄雉,则它的性染色体组成为,它与正常雌雉进行正常交配,后代中雄雉和雌雉的性别比例为

某学校研究小组利用叶面积相等的A、B两种植物的叶片分别进行了以下两组实验(假设两组实验在相同且适宜的温度下进行,且忽略光照对呼吸作用的影响):
实验- 将a、b两种植物的叶片分别放置在相同的密闭小室中,给予充足的光照,利用红外测量仪每隔5 min测定小室中的CO2浓度,结果如图1所示。
实验二 给予不同强度的光照,测定a、b两种植物叶片的CO2吸收量和CO2释放量,结果如图2所示。

请据图分析回答问题。
(1)在低浓度CO2时,固定CO2能力较强的植物是________。0~25 min期间,影响b植物光合作用强度的主要因素是________。
(2)实验一从开始经过10 min,通过光合作用制造的有机物总量:a植物________(填“大于”、“等于”或“小于”)b植物,原因是____________。
(3)若a植物在第5 min时,光照突然降低,C5含量在短时间内将________。
(4)25~40 min期间两个密闭小室内CO2含量相对稳定的原因是_________。
(5)实验二中,若给予的光照强度为x klx(A<x<B),每日光照12 h,一昼夜中a植物的干重将________,B植物的干重将________。

芦荟具有一个很特殊的CO2同化方式,夜间气孔开放,吸收的CO2生成苹果酸储存在液泡中,如图甲所示。白天气孔关闭,液泡中的苹果酸经脱羧作用释放CO2用于光合作用,如图乙所示。芥兰的CO2同化过程如图丙所示;图丁表示不同地区,A、B、C三类植物在晴朗夏季的光合作用日变化曲线,请据图分析并回答:

(1)芦荟夜晚能吸收CO2,却不能合成糖类等有机物,原因是缺少暗反应必需的________,它白天进行光合作用利用的CO2的来源有________和________。
(2)芦荟这种植物对应图丁中的________(填字母)类植物,高等植物细胞中合成淀粉酶及控制淀粉酶形成的物质存在的场所分别是________和________。
(3)在上午10:00时,突然降低环境中CO2的浓度,短时间内芦荟和芥兰细胞中C3含量的变化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芦荟气孔开、闭的特点是对环境的适应,推测其生活环境的特点是________(填“炎热干旱”或“温暖潮湿”)。从进化角度看,芦荟特殊的CO2同化方式是________的结果。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