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春年的秋天,刚从事文物收藏的小张,从文物贩子手中购得铜镜一面,铜镜背面铸着“贞观29年”字样。不久,小张购得的铜镜“锈斑”脱落,他便到博物馆找文物专家鉴定。文物专家看到铜镜背面的铸字后,立即断定是假文物。
请回答:文物专家是怎样判定铜镜是假文物的?专家还提醒小张,稍有历史知识的人,就能识别铜镜的真伪,为什么?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为纪念中国共产党94周年诞辰,表达对党的无限热爱之情,某校八年级7班的同学决定围绕三个主题办一期墙报,请你与他们一起来准备相关资料。
(1)主题一:“中国共产党28年(1921-1949年)的发展历程”。请围绕该主题。对应下表中的序号填写相关内容。
(2)主题二:“中国共产党经历的重要历史性转折”。围绕该主题,依据年代尺提示信息,写出发生在1935年中共相关重要会议的名称以及这次会议的重要意义。
(3)主题三:“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中国革命终获胜利”。围绕该主题,我们从中可以得出什么结论?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19世纪下半叶到20世纪初,面对西方列强的侵略,中国从经济、政治到思想文化进行一系列探索,开始中国的近代化艰难起步。下列图片分别反映了相应的四个重大历史事件,结合这些事件和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请回答:
(1)说出图①所对应历史事件期间创办的我国第一所西式学堂的名称。指出图②所反映的历史事件是什么?
(2)指出图③所对应的历史事件有何历史意义?
(3)综合上述四个事件,我们从中可以看出中国人在向西方学习的过程中有何特点?
(4)请为上述图片拟一个恰当的主题。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自1840年英国发动鸦片战争以来,外国列强通过接连不断地发动侵略战争,强迫中国政府签订一系列不平等条约,严重破坏中国领土主权的完整,使中国一步一步地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因此,近代中国的历史,是一部屈辱挨打的历史。
不甘屈服于外来侵略和本国封建主义压迫的中国人民,为挽救民族危亡、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进行了前仆后继、艰苦卓绝的斗争和探索,……。因此,中国近代史也是中国人民不断抗争的历史。
——人民教育出版社网站
请回答:
(1)构建知识结构是学习历史的一项基本技能。下面是刘翔同学依据材料按“侵华战争、不平等条约、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形成”三个项目设计的知识结构示意图。李老师发现各项目均有一处知识错误,请你找出图中错误并加以改正。
错误一:;改为:
错误二:;改为:
错误三:;改为:
(2)概括指出自鸦片战争至19世纪末列强侵华战争中“中国人民不断抗争”的主要史实。
(3)根据材料提供的信息,假如你班开展一次小型演讲会,请你确定演讲会主题名称。
魏晋时期,既有国家分裂,但也有经济迅速发展。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三分天下有其一,……,官渡之战挫袁军。”
材料二南朝官员陈庆之出使北方,目睹了洛阳的风貌,感慨的说:“以前以为北魏是落后的‘异族’风气,现在才知道……人才济济,难以言传。”
材料三东晋政府……给予南迁人民免除税役的权利,加上这一地区战争较少,社会秩序比较安定,江南经济迅速发展……
——摘编自《六朝的时代特征与六朝文化之形成》
请回答:
(1)材料一称赞的是(人名)?“袁军”是指领导的军队?
(2)材料二中洛阳的繁荣与北魏哪个皇帝的改革有关?他采取了哪些汉化措施?
(3)材料三中江南经济出现了什么情景?从材料中找出导致这种情景出现的原因。
(4)从材料三南北经济的发展原因中,你得到什么样的启示?
阅读下列材料,然后回答问题。
材料一我国著名的关口——玉门关遗址(见图)
材料二 2014年11月,习近平总书记提出要加快推进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建设。
——摘自新华网
请回答:
(1)西汉时把材料一中“玉门关”以西地区称作?该地区归中央政府管辖是在公元前年?管辖这一地区的机构叫(机构名称)?(3分)
(2)汉武帝派向西出使形成了丝绸之路?它的起点是(城市)?(2分)
(3)你认为习总书记提出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有何现实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