该图为青藏高原及我国温带若干自然带的关系图式。读图回答问题。 
R所代表的自然带可能是
| A.苔原带 | B.温带草原带 |
| C.亚寒带针叶林带 | D.温带落叶阔叶林带 |
导致自然带沿OE方向发生变化的主导因素是
| A.热量 | B.水分 | C.风力 | D.光照 |
下图为我国某城市主要功能用地面积空间变化图。读图完成题。
该城市主要功能用地集中区由市中心向外依次是( )
| A.商业及公共服务、住宅、工业 | B.住宅、商业及公共服务、工业 |
| C.商业及公共服务、工业、住宅 | D.住宅、工业、商业及公共服务 |
距市中心4千米附近工业发展的主要区位优势是( )
| A.政策、劳动力 | B.市场、劳动力 |
| C.地租、市场 | D.政策、地租 |
人口算术密度是一个国家的总人口与总面积之比,人口生理密度是一个国家的总人口与可耕地面积之比。根据所学知识分析表1回答题。
| 国家 |
人口算术密度(人/KM2) |
人口生理密度(人/KM2) |
| 加拿大 |
3 |
35 |
| 美国 |
30 |
156 |
| 埃及 |
70 |
3503 |
| 中国 |
129 |
934 |
| 印度 |
313 |
559 |
| 日本 |
336 |
3054 |
“地广人稀”但耕地资源缺少的国家是()
| A.加拿大 | B.美国 | C.埃及 | D.印度 |
对比表中中国、印度两国的统计数字()
| A.印度的人口压力较中国为大 | B.中国的人口压力较印度为大 |
| C.中国的人口压力与印度相当 | D.中、印两国的人口压力都较小 |
制约环境人口容量的首要因素是()
| A.科技水平 | B.人口的文化和生活消费水平 |
| C.资源状况 | D.地区的对外开放程 |
读我国珠江三角洲某城市人口增长示意图,回答题。
有关该城市人口数量变化的说法正确的是()
| A.从总体上看,该城市人口数量的变化以机械增长为主 |
| B.该城市人口数量呈下降趋势 |
| C.影响该城市人口迁移的主导因素是政治因素 |
| D.该城市人口自然增长率呈上升趋势 |
近年来人口机械增长呈下降趋势其原因正确的是()
①该城市因经济发展速度减缓而出现“民工荒”
②该城市生态环境恶化,人口迁入量减少
③是由于京津唐、长江三角洲地区经济的发展
④珠三角地区民工待遇相对较差
| A.①② | B.②③ | C.③④ | D.①④ |
读甲、乙、丙、丁四地的人口统计图,回答题。



人口自然增长率从高到低排列正确的是()
| A.甲、乙、丙、丁 | B.丁、丙、乙、甲 | C.甲、丙、乙、丁 | D.丁、乙、丙、甲 |
甲地可能存在的主要人口问题是()
| A.教育压力大 | B.人口老龄化 | C.劳动力不足 | D.死亡率极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