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自20世纪60年代,甲国开始在临近乙国边境的地区设立边境工业区,吸引乙国的企业来此投资建厂,并从乙国进口原料和零部件,加工、组装成品后再销往乙国。目前,这些边境工业区已发展成规模不等的工业中心(见下图)。据此完成问题。

据图文资料推断,与乙国相比,甲国

A.劳动力价格较低 B.技术水平较高
C.消费市场较广 D.资金较雄厚

影响甲国边境工业区区位选择的主导因素是

A.廉价劳动力 B.交通运输
C.研发能力 D.环境质量
科目 地理   题型 选择题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影响工业区位因素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下图是低、中、高三个不同纬度的自然带(生态系统)物质流动示意图(图中圆圈的大小表示所储存养分百分比的多少,箭头的粗细表示物质养分流的大小)。读图,回答1~2题。

对土壤、生物量、枯枝落叶在生态系统所储存养分的比重大小,最主要的影响因素

A.气候条件 B.土壤条件 C.生物条件 D.地质条件

图中所示三个自然带纬度由高到低排列的顺序是

A.①②③ B.②①③ C.③①② D.③②①

下列关于雨林的说法正确的是

A.赤道穿过的陆地都有雨林分布
B.地上植被是雨林生态中最主要的也是最关键的部位
C.雨林土壤中的养分来源非常充足,同时又不容易流失养分,所以在自然状态下,土壤养分非常丰富
D.雨林生态生物循环旺盛,生态稳定、调节能力强,生态不易被破坏

关于土地荒漠化的叙述,正确的是

A.中国南方土地荒漠化地区生态环境尤为脆弱
B.自然因素引起的土地荒漠化速率比人类活动引起的要快
C.三江平原过度垦殖,土地荒漠化更为严重
D.西北地区风蚀强烈,风沙灾害比较普遍

某调查小组对某地方圆1 000米范围内进行了生态调查,其生态状况如下图所示。据此完成1~2题。

要对该地这种生态环境的发展变化进行宏观监控,宜选用的地理信息技术是

A.RS B.GPS C.GIS D.人工科学考察

控制该生态现象的发展和蔓延,所采取的最合理的措施是

A.退耕还林 B.退耕还牧 C.规定合理载畜量 D.防止过度樵采

左图为某区域的地理信息空间数据地图,每个小方格表示实际长宽各10米,图中r表示河流,s表示林木,h表示住房,f表示耕地,右图中数据表示相应区域内各方格的平均海拔高度(单位:米),回答1—2题:

图A中河流的流向是

A.自南向北流 B.自北向南 C.自西南向东北流 D.自东北向西南流

若将两层图加以叠加,可以直接

A.估算出该区域内河流的流域面积 B.计算出该区域内林木的蓄积量
C.计算出该区域内耕地比重 D.预测洪涝灾害发生的频率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