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校七年级有一个研究性学习小组,在学了“做知法守法用法的人”后,决定利用课余时间开展“未成年人与法律”的课题研究,以便践行道德,遵守法律,依法维权。
假如你是该小组成员,请你完成下列问题:
(1)结合调查简要分析未成年人违法犯罪的原因。
(2)从未成年人保护四道防线的角度,你认为怎样做才能有利于未成年人健康成长?

科目 政治   题型 综合题   难度 较难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2015年初中毕业升学考试(山东滨州卷)】【明理践行 健康成长】
今年四月,由市文明办、团市委、市教育局组织的2015年“滨州好少年”评选结果揭 晓,六年级学生范宪娜榜上有名。范宪娜,今年13岁,2012年父亲在工地不幸坠亡, 母亲丢下10岁的她和3岁的弟弟另嫁他人,爷爷奶奶年老多病。她为了帮助爷爷奶奶撑起这个家,在勤奋学习之外,回到家还要照顾年幼的弟弟,帮爷爷奶奶干家务活,星期天打零工拾棉花补贴家用。生活的压力没有压垮这位13岁的女孩,她不仅学习成绩优秀,还经常帮助班里的同学。
(1)范宪娜身上体现了哪些值得我们学习的良好品质?(只要答对两点即可得满分。4分)
(2)我们向范宪娜学习,在日常的学习和生活中应该怎么做?(只要答对三点即可得 满分。6分)

某校思想品德老师在上《做学习的管理者》活动课之前,要求同学们对七年级同学的学习方式进行调查。下面是张笑同学的调查报告表。

调查课题
七年级学生的学习方式
调查时间
2014年9月15至19日
调查对象
某中学七年级学生
调查方法
(1)
调查人
张笑
存在的问题
1、15%的学生没有做到课前预习;
2、20%的学生抄袭作业;
3、10%的学生在老师的监督下学习;
4、5%的学生认为只有早起晚睡,埋头苦干才能取得好成绩。

假如你是该班同学,请你参与其中完成下列任务:
(1)请你完成表格中的填空,写出三种社会调查的具体方式。
(2)以上调查结果反映了什么问题?
(3)请你针对上述问题给刚刚进入初中的同学提一些合理化建议。
(4)通过提建议,你从中受到了什么启示?

材料一:在“六一”国际儿童节到来之际,北京青少年法律援助与研究中心发布了《2013--2014年度中国未成年人保护十大事件报告》。这十大事件是:1、南京两名女童被饿死案。2、陕西富平产科医生贩婴案。3、西安幼儿园私自给幼儿服用处方药案。4、 重庆10岁女孩电梯摔婴案。5、严重伤害儿童的暴力案件。6、特大网络拐卖人口贩婴案。7、12岁女孩被生母虐死案。8、多部门发布工作意见预防、严惩儿童遭受性侵害案件。9、民政部开展试点突破传统儿童福利工作保障范围。10、弃婴安全岛试点。
材料二:为了学生的安全和健康成长,教育部、公安部、团中央、中国残联、全国少工委等五部门联合发出通知,决定将每年3月最后一周的星期一定为“全国中小学生安全教育日”。
3月30日是第20个全国中小学生安全教育日。全国各地举办了丰富多彩的安全教育活动。当日,教育部、公安部、环保部、交通运输部、国家卫生计生委、国家质检总局、国家安监总局、国家林业局、共青团中央、全国少工委、国务院妇儿工委、中国地震局、中国气象局、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国务院应急办、北京市人民政府在北京市西城区北京小学共同举办了“我安全、我健康、我快乐”的主题活动。各主办单位领导出席活动,教育部副部长、国家总督学刘利民代表主办单位讲话。
结合所学知识请回答:
(1)国家为什么高度重视中小学生的安全教育?
(2)面对身边存在的安全隐患,你认为国家、社会、学校应该采取哪些防范措施?
(3)教育部强调“见义智为”新安全教育观,请你谈一谈当遇到不法侵害时,你会怎样智斗?

材料一:2014年3月25日第19个全国中小学生安全教育日,主题是:“强化安全意识,提升安全素养”
材料二:下表是某校八年级学生关于“遇到暴力侵害时的态度”的调查数据:


总人数
不知所措
与其搏斗
拨打“110”
择日报复
伺机逃脱
人数
100
20
10
30
10
30

材料三:2014年5月23日,某省高院研究室指出,未成年人犯罪较为突出的是校园暴力犯罪。近两年,某省法院判处涉及校园案件(罪犯是学生或被害人是学生)故意杀人、故意伤害、抢劫、聚众斗殴、寻衅滋事等暴力犯罪4000余人,占未成年人罪犯总数的60%。
阅读上述材料,思考并回答下列问题。
(1)材料一、三分别说明了什么?
(2)请分析材料二的数据,谈谈这对我们有何启示。
(3)怎样才能避免类似材料三中校园悲剧的发生呢?(请提三点建议)

材料一:

注:2014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GDP)首次突破10万亿美元大关,成为仅次于美国的第二大经济体:我国单位GDP能耗降幅从2011年的2.0%增加到201 4年3.9%,但我国单位GDP能耗是美国的3.3倍。
材料二:11月9日,习近平在出席20 1 4年亚太经合组织(APEC)工商领导人峰会时首次明确提出中国经济新常态的3个主要特点:一是从高速增长转为中高速增长:二是经济结构不断优化升级,第三产业消费需求逐步成为主体,城乡区域差距逐步缩小,居民牧入占比上升,发展成果惠及更广大民众;三是从要索驱动、投资驱动转向创新驱动。与“旧常态”相对应,后者侧重于经济发展的高速和总量,而新常态则强调发展的效益和质量。
材料三:近年来,某市在发展过程中始终坚持合理的增长速度:提出全面转型,依靠科技进步与创新发展绿色产业,坚决剔除高能耗、高污染企业:继续推进民生改善、居民收入增长与经济发展同步;统筹城乡发展,精准扶贫,编小城乡居民收入差距。
(1)材料一反映了哪些经济信息?
(2)结合材料二,谈谈我国如何实现经济发展从“旧常态”向“新常态”转化?
(3)结合材料三,某市的发展是如何体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