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学们一起探究铝、铁、铜三种金属的活动性,小刚同学设计了用铜丝、铁丝、铝丝和稀盐酸,只用一只试管,取一次盐酸的探究方案。请你和他们一起完善下表的探究方案并回答有关问题。
(1)填表
实验步骤 |
观察到的现象 |
在试管中取少量盐酸,插入铁丝,充分作用。 |
_________________ |
在上述所得的溶液中,插入 ,充分作用。 |
无明显现象 |
所得的溶液中插入 ,充分作用。 |
有关化学反应方程式: ___________________ |
结论:金属活动性Al > Fe > Cu
(2)将铝丝插入前应进行的操作是 ;
已知废旧普通干电池筒内主要有C、淀粉、MnO2、ZnCl2、NH4C1等物质,某化学兴趣小组同学欲通过实验从中回收MnO2,并研究MnO2在分解过氧化氢制氧气的反应中所起的作用。
【查阅资料】淀粉不溶于冷水,完全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碳、二氧化锰不溶于水。
ZnCl2、NH4Cl均易溶于水。
【进行实验】实验步骤如下图:
|
小丽同学在一次课外实验探究酸的化学性质时误将过氧化氢(H2O2)溶液当作酸与氧化铁(Fe2O3)粉末混合,发现有大量气泡产生。她联想到二氧化锰(MnO2)可作为H2O2分解的催化剂,那么,Fe2O3能否作为H2O2分解的催化剂呢?请你一起参与探究,并填写下列空白。
【猜想】Fe2O3能否作为H2O2分解的催化剂。
【实验验证】小丽同学一次设计了三个实验
实验一取一定量的H2O2溶液于试管中,观察到有极少量气泡产生,伸入带火星的木条,观察到木条没有复燃,说明H2O2溶液常温下分解缓慢。
实验二在实验一的试管中加入wg Fe2O3粉末,有大量气泡产生,然后伸入带火星的木条,观察到木条复燃,说明。
实验三待反应结束后,将试管里的不溶物滤出,并洗涤、干燥、称量,固体质量仍为wg,说明。
【实验结论】小丽同学认为,Fe2O3粉末可以作为H2O2分解的催化剂。
【反思评价】小江同学认为要证明小丽同学的结论正确,仅做这三个实验还不充分,需要补充一个探究实验,探究Fe2O3粉末的化学性质在反应前后没变.
【拓展】下表是同学们探究影响H2O2分解因素时所记录的部分数据:
用足量等体积H2O2溶液制取相同体积O2所需时间
浓度 时间/min 催化剂 |
30%H2O2 溶液 |
15%H2O2 溶液 |
5%H2O2 溶液 |
加入wg MnO2 |
0.2 |
0.8 |
2.0 |
加入wg Fe2O3 |
7.0 |
9.0 |
16.0 |
通过对表格中的数据进行分析,你能得出的结论是。
【延伸】明同学看到Fe2O3也能做H2O2分解的催化剂,还联想到一种蓝色的CuSO4溶液也能做H2O2分解的催化剂,请你一起参与计算:
(1)CuSO4的相对分子质量;
(2)80gCuSO4与多少克Fe2O3含有相等质量的氧元素?(写出计算过程,结果精确到0.1)
蔗糖是我们生活中经常接触的一种食品。生活中,我们偶尔会看见蔗糖在锅里加热过久会变成黑色,小明、小强同学对此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对蔗糖的成分进行了探究。
【提出问题】蔗糖是由哪些元素组成的呢?
【猜想】蔗糖中可能含碳元素,或许还有其他元素,如氢元素等。
【设计实验】小明、小强分别设计了如下方案进行实验探究:
小明:将蔗糖在空气中点燃。单独点燃蔗糖不易燃烧,但在蔗糖中掺入少量烟灰,蔗糖就很容易被点燃。分别用干燥的玻璃片和蘸有澄清石灰水的玻璃片置于火焰上方,观察现象。
小强:将蔗糖放在一密闭的容器中加强热,观察现象。
【现象与结论】
小明观察到的现象为:玻璃片上有水珠,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
小强观察到的现象为:容器底部有黑色物质,容器壁上有水珠。
结论:蔗糖是由(填元素符号)元素组成的。得出该结论的依据是在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填“变多”“不变”“变少”)。
【反思与评价】小明实验中烟灰可能起作用。
铁暴露在空气中会生锈。不知你注意了没有,将苹果切开不久,果肉上就会产生一层咖啡色的物质,也好象是生了“锈”一样。某化学活动小组对此进行了探究。
【提出问题】切开的苹果“生锈”与什么因素有关?
【猜想与假设】
猜想①:可能是果肉中的物质与空气中的氮气作用而“生锈”;
猜想②:可能是果肉中的物质与空气中的氧气作用而“生锈”;
猜想③:可能是果肉中的物质与空气中的二氧化碳作用而“生锈”;
【收集证据】
(一)查阅有关资料:已知苹果“生锈”是果肉里的物质(酚和酶)与空气中的一种物质发生氧化反应,生成咖啡色的物质。且温度越高反应越快。
(二)实验探究:针对上面的猜想,化学活动小组依次设计了实验方案,将苹果肉分别放入三种气体中,依次观察到下列实验现象。请你帮他们填写下表。
氮气 |
氧气 |
二氧化碳 |
|
现象 |
不变色 |
变色 |
|
结论 |
果肉变色与氮气无关 |
果肉变色与二氧化碳无关 |
【反思与评价】
在三种猜想中,你认为猜想(填代号)最不合理, 理由是。
【应用】根据上述结论,要防止果汁变质,果品加工和保存果汁时可采取的措施是。(写一点即可)
李莉同学在化学实验室发现一瓶盛有无色溶液的试剂瓶,其标签严重破损(如图所示).老师告诉他,这瓶试剂可能是硫酸、硫酸钠、硫酸铜、硫酸镁溶液中的一种.[查阅资料]常温下这三种物质的溶解度如下表:
物质 |
H2SO4 |
Na2SO4 |
MgSO4 |
CuSO4 |
溶解度/g |
与水任意比互溶 |
19.0 |
39.0 |
23.1 |
(1)根据上述信息,可排除和溶液;
(2)为确定其成分李莉同学对此溶液进行如下实验探究:
[作出假设]该溶液可能是溶液;
[实验验证]
实验方法及步骤 |
可能出现的现象 |
结论或有关化学方程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