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莉同学在化学实验室发现一瓶盛有无色溶液的试剂瓶,其标签严重破损(如图所示).老师告诉他,这瓶试剂可能是硫酸、硫酸钠、硫酸铜、硫酸镁溶液中的一种.[查阅资料]常温下这三种物质的溶解度如下表:
物质 |
H2SO4 |
Na2SO4 |
MgSO4 |
CuSO4 |
溶解度/g |
与水任意比互溶 |
19.0 |
39.0 |
23.1 |
(1)根据上述信息,可排除 和 溶液;
(2)为确定其成分李莉同学对此溶液进行如下实验探究:
[作出假设]该溶液可能是 溶液;
[实验验证]
实验方法及步骤 |
可能出现的现象 |
结论或有关化学方程式 |
|
|
|
化学实验是学习化学和进行科学研究的重要方法和途径。学会气体物质的制备方法是研究气体、利用气体的基础。请根据下图回答有关问题:
![]() |
![]() |
![]() |
![]() |
![]() ![]() |
![]() |
① |
② |
③ |
④ |
⑤ |
⑥ |
(1)在常温下实验室欲制取氧气所选用的装置是(填序号),为了便于调控反应的进行,可以对发生装置进行改进,请简要说明你的改进措施。
(2)从上述仪器中选择一种你比较熟悉的仪器,写出它的名称,简要写出它的用途。
(3)同学们以“化学反应中,反应物与生成物的质量关系”为课题进行探究。经讨论分析、查阅资料后设计了A、B两套实验装置,并在实验过程中做到操作规范、准确称量和细致观察。实验完毕后,使用A装置进行实验得到的结果是:反应前后反应物的总质量与生成物的总质量相等;而使用B装置进行实验得到的结果是:反应前后反应物的总质量与生成物的总质量不相等。请分析导致出现两种不同结果的原因是。
市场上有些食品装在充满气体的塑料袋内,显得鼓鼓的。经询问得知:这样充气的包装,主要是为了使食品能较长时间保鲜、保质和不易压碎。那么,这是什么气体呢?
大明猜想是二氧化碳,小明猜想是氮气。假设大明的猜想正确,请你用实验方法证明:
实验操作 |
实验现象 |
实验结论 |
在一个具有刻度和可以左右滑动的玻璃容器里放入一粒白磷(适量),将玻璃容器固定好(见下图,固定装置已省略),放在盛有80 ℃水的烧杯上(白磷燃烧所需的最低温度为40℃)。如图进行实验,试回答:
(1)实验过程中,可观察到的现象是:。
(2)由此现象得出的结论是:。
在小烧杯A中加入20mL蒸馏水,滴入2~3滴紫色石蕊试液,得到的溶液呈紫色。在小烧杯B中加入20mL浓盐酸(盐酸是氯化氢气体溶于水形成的溶液);用一只大烧杯把A、B两个烧杯罩在一起(如图所示)。过几分钟,看到烧杯A中的溶液变成红色。
(1)你认为烧杯A中的溶液变红的原因可能有哪些?
假设1: ;
假设2: 。
(2)请设计简单的实验,探究你的假设(简述操作方法):
验证假设1的实验: ;
验证假设2的实验: 。
(3)通过实验探究,获得的结论是 。
下图(Ⅰ)是电解水的简易装置,(Ⅱ)是电解水生成气体体积与时间的关系图,试回答下列问题:(甲管生成气体A、乙管生成气体B)
(1)图中a、b两级分别是电源的极和极。
(2)气体B可以用带火星的木条检验,现象是,说明气体B能够;气体A能够,火焰呈淡蓝色,混有一定量空气的气体A遇明火会发生。
(3)甲、乙两个量筒内汇集的气体体积比约为。
(4)此实验中发生反应的符号表达式为。
(5)用分子、原子的观点来解释,在电解水的实验过程中, 分解成______和 ,它们再重新组合成 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