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亚历山大东征,罗马帝国的扩张,阿拉伯帝国的征服......无疑是古代史上突破相互孤立隔绝的重大事件。但也许横贯于亚欧大陆丝绸古道上的商队来往和联系太平洋西海岸、印度洋、地中海等诸海航路的船只,对古代世界各地生产技术、文化知识的传播更为重要。
——齐世荣《世界史-古代史编》总序
材料二:一般来说,文明的交往方式大多以两种基本形式展开:和平往来与暴力冲突。它们共同贯穿于人类历史过程的始终,相互交织建构了不同文明交往的乐章。其中,作为主旋律的和平交往活动为这部乐章奠定了永恒的基调。
——《历史课程标准解读》
请回答:
(1)材料一中对古代的征服和扩张战争是怎样评价的?根据材料一列举三个地跨欧亚非三洲的大帝国。
根据材料一列举三个在东西方冲撞中形成的大帝国。
(2)古代除了暴力冲撞外,也有和平交流的方式,请依据材料一举一例。(2分)
(3)依据材料二指出古代文明交流主要的方式是什么?
(4)你认为世界各地区各民族的和平交往有什么历史意义?(2分)
新中国建立后,强国成为时代的主题。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艰难起步】 材料一新中国成立之初,我国是一个落后的农业国,既不能制造汽车、飞机,也没有冶金设备、矿山设备和大型发电设备等制造业。
【神奇逆转】 材料二下图是 1952 年和 1957 年我国工业主要产品产量示意图。
【艰苦创业】
材料三 1962 年 12 月焦裕禄调任河南兰考县委书记。时值该县遭受内涝、风沙、盐碱三害,粮食产量降到历史最低水平。在一年多时间里,在全县 149 个大队中,他跑遍了 120 多个。他家里也很困难,没有像样的棉被,县里补助他 3 斤棉花票,他就是不要,说群众比他更困难。他患了肝癌,仍坚持工作,为改变兰考县的落后面貌奋斗到最后一息。群众说:"他心里装着全体人民,唯独没有他自己。"
【改革发展】
材料四 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兴起是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一个突破点。我国农民创造的责任制形式,使生产者在劳动和经营方面获得了相对的独立性和自主性,极大地调动了厂大农民的积极性,促进了中国农村经济的大发展。
【走向世界】
材料五下图反映了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外交事业取得的一个重大成就。
请回答:
(1)材料一反映了建国初期我国怎样的经济状况?
(2)材料二中 1952 年到 1957 年工业产品产量变化的主要原因是什么?结合所学知识说出到 1956 年我国在汽车工业和飞机制造工业方面的成就。
(3)材料三中焦裕禄的事迹体现了什么样的精神?
(4)依据材料四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为了"调动广大农民的积极性",国家实行了什么制度?
(5)材料五图所反映的是我国取得的什么外交成就?
在中国古代史上曾有过一些分裂、混乱的时期,但总会走向统一。这些统一的王朝总会采取一些措施巩固国家统一,维护社会稳定,促进民族融合,使中华文明得以绵延不断。为了使学生对此有更深刻的理解,老师特开设了历史探究活动课,给每个小组发放了一些材料。
A 组同学拿到的是一段文字:
从后来的历史看,中国最重要的改革之一是废弃了早先在诸王国发展起来的写法众多的语言文字,而代之以全中国都能理解的文字.……这种统一文字被证明是一种非常有效且持久的统一的粘合剂。
B 组同学拿到的是两张图片,如下图:
C 组同学拿到的是视频材料,主要内容是西藏如何正式成为中国的行政区。请回答:
( l ) A 组同学研究的是哪一个封建王朝?"这种统一的文字"是什么?
( 2 ) B 组同学研究的制度最早出现在哪一朝代?
( 3 ) C 组同学研究的是哪一朝代?当时管辖西藏的是什么机构?
( 4 )综合三组同学研究的内容,请你确定一个研究主题。
德国历史给人类提供了激励与思考的范例。请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⑴德国在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推动下迅速发展,写出其中一项发明成果。强大后的德国加入大国斗争,成为哪个军事集团的核心?
⑵写出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制裁德国的条约名称。衰落的德国在1929~1933年经济危机的打击下,又走上了什么道路?
⑶二战后,德国认识到欧洲联合的重要性。1993年欧洲国家成立的世界最大经济体是什么?该组织成为当今世界政治格局中的重要力量,写出这个格局的名称。
⑷审视德国这段历史,你有哪些思考?
某历史兴趣小组运用图示法展示中国近代史的探究学习成果。请结合下列图文信息。帮助他们完成相关的内容。
⑴九一八事变爆发的地点。
⑵中国外交失败激起的爱国运动。
⑶屈辱史实一例。
⑷洋务派为"自强"而创办的军事工业名称。
⑸中国无产阶级先锋队诞生的会议。
⑹领导虎门销烟的英雄。
⑺请你为这次探究活动设计一个主题,并谈谈学习
这段历史的感悟。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国际斗争永远都是这样……昨日还是坚定的盟友……现在却完全恢复老样子……利益的冲突导致了同盟国之间迅速变脸,演化出了冷战。
--摘自《世界上下五千年》
材料二:1950年,冷战的焦点从欧洲转移到远东。这时,东方与西方(两大阵营)在欧洲已成均势。但是,当朝鲜爆发战争、冷战变为热战时,在远东形成均势的希望破灭了。
--摘编自《全球通史》
⑴写出与材料一中"坚定的盟友"相关的一例史实。
⑵为了对抗"昨日"的"盟友",美国推行了援助西欧的什么计划?为使"远东"形成"均势",它又大力扶植了哪个国家?
⑶写出材料二中"当朝鲜爆发战争",中国应朝鲜政府请求而采取的军事行动。
⑷"两大阵营"对峙局面结束的标志是什么?美国至今仍用"冷战思维"在全球推行什么政策?
⑸国际斗争的这些表现,说明了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