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更好地表示溶液的酸碱性,科学家提出了酸度(AG)的概念,AG=。已知某澄清溶液常温下的AG=12,则在此溶液中能大量共存的离子组
A.Na+、AlO2-、K+、ClO- | B.MnO4-、K+、SO32-、Na+ |
C.Mg2+、SO42-、HCO3-、Na+ | D.NH4+、NO3-、Al3+、Cl- |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乙烯、乙醇均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 |
B.通过乙烷的取代反应或乙烯的加成反应都可以制取纯净的氯乙烷 |
C.乙烯、环己烷都属于烃类,它们通式相同,但它们不互为同系物 |
D.烯烃完全燃烧时,生成CO2和H2O的物质的量相等 |
使1 mol乙烯的同系物丙烯与氯气完全发生加成反应,然后使该加成反应的产物与氯气在光照条件下发生完全取代反应,则两个过程中消耗氯气的总物质的量是
A.3 mol | B.4 mol | C.5 mol | D.7 mol |
设NA为阿伏伽德罗常数,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常温常压下,28 g C2H4和CO的混合气体中含有碳原子的数目为1.5NA |
B.1L0.1mol·L-1乙酸溶液中H+数为0.1NA |
C.1mol甲烷分子所含碳氢键数为4NA |
D.标准状况下,22.4L乙醇的分子数为NA |
标准状况下将35 mL气态烷烃完全燃烧,恢复到原来状况下,得到二氧化碳气体140 mL,则该烃的分子式为
A.C5H12 | B.C4H10 | C.C3H6 | D.C3H8 |
下表为某有机物与各种试剂的反应现象,则这种有机物可能是
试剂 |
钠 |
溴水 |
NaHCO3溶液 |
现象 |
放出气体 |
褪色 |
放出气体 |
A.CH2===CH—CH2—OH
B.
C.CH2===CH—COOH
D.CH3COO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