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图,已知反比例函数y=过点P, P点的坐标为(3-m,2m),m是分式方程
的解,PA⊥x轴于点A,PB⊥y轴于点B.
(1)试判断四边形PAOB的形状,并说明理由.
(2)连结AB,E为AB上的一点,EF⊥BP于点F,G为AE的中点,连结OG、FG,试问FG和OG有何数量关系?请写出你的结论并证明.
(3)若M为反比例函数y=在第三象限内的一动点,过M作MN⊥x轴于交AB的延长线于点N,是否存在一点M使得四边形OMNB为等腰梯形?若存在,请求出M点的坐标;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
如图,圆心角∠AOB=120°,弦AB=2cm.
(1) 求⊙O的半径r;
(2) 求劣弧的长(结果保留
).
如图所示的曲线是一个反比例函数的图象的一支,且经过点P(1,3).
(1)求该曲线所表示的函数的解析式;
(2)已知y≤2.5,直接利用函数图象,求自变量x的相应的取值范围.
已知AB∥CD,AD、BC交于点O。
(1)试说明△AOB∽△DOC;
(2)若AO=2,DO=3,CD=5,求AB的长。
计算:6tan230°-sin60°-2sin45°
如图,直线与
轴、
轴分别交于A、B两点,动点P从A点开始在线段AO上以每秒3个长度单位的速度向原点O运动. 动直线EF从
轴开始以每秒1个长度单位的速度向上平行移动(即EF∥
轴),并且分别与
轴、线段AB交于E、F点.连结FP,设动点P与动直线EF同时出发,运动时间为t秒.
(1)当t=1秒时,求梯形OPFE的面积;
(2)t为何值时,梯形OPFE的面积最大,最大面积是多少?
(3)设t的值分别取t1、t2时(t1≠t2),所对应的三角形分别为△AF1P1和△AF2P2.试判断这两个三角形是否相似,请证明你的判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