该图是沿36°度纬线某月平均气温曲线图,读图回答问题。该月平均气温,图中②地高于附近地区的原因是
A.海拔低,太阳高度大,日照时间长 |
B.副热带高压控制,盛行下沉气流,晴天多 |
C.受沿岸暖流影响,增温增湿显著,大气逆辐射强 |
D.位于山间盆地,海洋影响小,日照及地面辐射强 |
有关图示地区气温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
A.气温日较差⑤地比④地大 |
B.气温年较差①地比③地大 |
C.该月等温线图上,①地附近等温线凸向南方 |
D.该月等温线图上,③地附近等温线凸向赤道 |
对图示纬线经过地区地理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
A.②地与③地之间人口稠密 |
B.③地商品谷物农业发达 |
C.③地与⑤地之间森林广布 |
D.⑤地以东夏季高温少雨 |
读图,完成问题
图中A、B、C三个箭头所表示的辐射依次是( )
A.大气逆辐射、地面辐射、太阳辐射
B.太阳辐射、地面辐射、大气逆辐射
C.地面辐射、大气逆辐射、太阳辐射
D.太阳辐射、大气逆辐射、地面辐射
北京时间 2011年3月11日13时46分,日本发生了里氏 9.0 级的地震。地震引发巨大海啸,造成重大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据此完成问题。
日本发生地震时,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国际标准时间为3月11日2时46分 |
B.地球公转速度越来越慢 |
C.北京昼长夜短 |
D.太阳直射点位于南半球并向南移动 |
读图1和图2,回答问题。地球位于A点时,根据图2中昼夜状况(阴影部分表示黑夜)判断,甲、乙、丙、丁四地中地球自转线速度最大的是( )
A.甲 | B.乙 | C.丙 | D.丁 |
地球绕日公转的过程中( )
A.靠近A点时,角速度较大,线速度较小 |
B.从A点到C点,太阳直射点位于北半球并向北移动 |
C.地轴与公转轨道的夹角为23°26′ |
D.黄赤交角的存在产生了四季更替 |
读下面太阳直射点周期运动示意图,回答问题。当太阳直射点位于A点时( )
A.北极圈及其以北地区出现极夜现象 |
B.南半球昼长夜短 |
C.北回归线正午太阳高度角为90° |
D.地球公转速度较快 |
每逢元旦,太阳直射点位于( )
A.a段 | B.b段 | C.c段 | D.d段 |
该图是黄道平面与赤道平面的交角图,读图回答问题。若热带较现在的范围扩大了2个纬度,则图中β为( )
A.23°26′ | B.24°26′ | C.25°26′ | D.21°26′ |
假设图中α为90°,不可能出现的现象是( )
A.太阳终年直射赤道 |
B.全球全年无四季变化 |
C.高纬度仍有极昼极夜 |
D.全球全年都是昼夜平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