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生物体内,某些重要化合物的元素组成和功能关系如图所示。其中X、Y代表元素,A、B、C是生物大分子。请据图分析回答:
(1)单体c的结构通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Y代表_____________________。
(2)人体中,单体b的种类有_________种;图中A和C是组成________________的主要成分。A主要分布在细胞核中,用_________________染色剂将口腔上皮细胞染色,可观察到显微镜下的细胞核呈绿色。
(3)导致地球上生物多种多样的直接原因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结构的多样性。
(4)④反应过程为___________________,若c的平均分子量为100,通过④反应过程形成2条肽链,C分子中肽键的数目为10,则经盘曲折叠构成的C分子量为_______________。
图l为植物进行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部分过程。农科所技术员依据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原理及影响因素研究了温度对某蔬菜新品种产量的影响及水果的储藏问题,并将实验结果绘制成图2和图3曲线。请据此回答有关问题:
⑴图1中A、B过程发生的场所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⑵图2的阴影部分表示5~35℃时蔬菜的_______,温室栽培该蔬菜时温度范围最好控制在___________。
⑶图3表示果实在不同O2浓度下的CO2释放量和O2吸收量的变化,曲线PQ段下降的原因是____________。
⑷由图3可知果实储藏时应选取_____点所对应的O2浓度,理由是__________。水果储藏时,除低氧外,还需要_____的环境条件,才能使水果保持较好的口感;若密闭储存,果实易腐烂,原因是_____________。
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⑴Ⅳ与Ⅰ、Ⅱ、Ⅲ相比结构上最明显的区别是_____________;V与其他四类生物相比无________结构。
⑵Ⅰ、Ⅱ、Ⅲ、Ⅳ共同具有的膜结构是_________,构成它的基本骨架是____________________。
⑶图中_____(填图中的序号)最可能表示绿藻细胞,你判断的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
⑷引起癌变的生物致癌因子主要是图中(填图中的序号),癌变后的细胞容易在有机体内分散和转移,分析其原因主要是__________。
下图表示洋葱根尖细胞(核DNA含量的相对值为2)分裂时的有关图像,据此分析并回答:
(1)欲制备洋葱根尖细胞有丝分裂装片,应取洋葱根尖______________部分,并经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操作而制成。如果某同学用自制的装片观察时,发现细胞重叠,看不到染色体,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图1中间期包括________________(用图中字母表示),B阶段染色体数目是否加倍____________(填“是”或“否”)。对洋葱根尖细胞来说,图2中不应该出现的是_________(填图中字母),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可用显微镜观察到并处于图3中乙→丙段状态的是细胞有丝分裂的________期。发生丙→丁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下列①、②、③三图表示某绿色植物叶肉细胞中进行的相关的生理过程的图解,其中a、b、c表示物质,甲和乙分别表示某种细胞器;图②和图③对应的温度恒定且相同,图②表示在一定条件下,测定该植物叶片重量变化情况(均考虑为有机物的重量变化)的操作流程及结果,图③表示光照强度对光合速率的影响。据图分析回答问题:
(1)图①中的H2O是在乙中的______________产生的,如果处于图③的BC段,则甲吸收的CO2___________(填大于、等于、小于、不能确定)乙产生的CO2。光合色素存在于__________(“甲”或“乙”)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_上,可利用______________(试剂)分离提取到的色素。
(2)图②中无光处理时的状态相当于图③中____________点所对应的状态。由图②可知,光照下的光合速率为_______________。若图②中的光照强度为图③中B点对应的强度时,则M3___________ M1(填大于、等于、小于、不能确定)。
(每空2分,共8分)某工厂生产了一种加酶洗衣粉,其包装袋上印有如下部分说明:
成分:含碱性蛋白酶等
用法:洗涤前先将衣物浸于洗衣粉的水内数小时。使用温水效果更佳。
注意:切勿用于丝质及羊毛衣料。用后彻底清洗双手。
请回答以下问题:
质检局针对该洗衣粉设计了如下装置进行实验:
(1)该实验的目的是。
(2)一学生为探索该洗衣粉中酶催化作用的最适温度,参考上述(1)的实验材料及方法进行了有关实验,并把结果以下列曲线图A、B表示。
①由图可知,使用该加酶洗衣粉的最适宜温度约为。
②在O℃和75℃时,酶的催化效率基本都降为零,但温度再度回到45℃,后者的催化作用已不能恢复,这是因为。
(3)该加酶洗衣粉不能用于洗涤丝质及羊毛衣料,其主要原因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