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图一是神经元的结构示意图,A、B分别表示神经元的结构;图二是反射弧的组成示意图,①、②、③、④是反射弧的组成部分。根据图示信息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一结构中涉及到________个神经元,含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个突触。
(2)图二中表示感受器的是________(填编号),感受器接受刺激后,接受刺激部位的膜外电位变化是________。
(3)从图一可知,神经细胞因具较多的________,使其细胞相对表面积大,从而使其与信息传导功能相适应。
(4)研究表明,生活在刺激丰富的环境中的孩子,大脑皮层的厚度大,结构⑤________(填结构名称)的数量将________(填“增加”或“减少”),说明非条件反射的形成过程能明显影响结构⑤的数量,从而有利于智力开发。
(5)“小儿麻痹症”是由于病毒侵染了③的细胞体,而②及脊髓未受到侵染,所以严重的小儿麻痹症患者会表现出下肢________,对刺激________(填“有”或“无”)感觉。
(6)人在拔牙时,往往需要在相应部位注射局部麻醉药,使其感觉不到疼痛,这是因为麻醉药阻断了________(填图中的序号)的兴奋传导。

科目 生物   题型 综合题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神经冲动的产生和传导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为研究冬虫夏草提取物和鬼臼类木脂素的抗癌机理,科研小组做了大量实验,过程和结果如下:
①取小鼠肝腹水癌细胞培养液均分为3组,编号A、B、C。
② A组加入一定量的冬虫夏草提取物溶液,B组加入等量的鬼臼类木脂素溶液,C组加入等量的生理盐水,置于37℃、5%CO2培养箱中培养48h。
③将3组培养液分别离心。取各组上清液测得几种物质的相对量,计数沉淀物中小鼠肝腹水癌细胞数目,检测细胞中Bcl-2蛋白相对量。结果如下表:

组别
培养液中物质的相对量
肝腹水癌细胞数目
Bcl-2蛋白相对量
胸腺嘧啶
尿嘧啶
葡萄糖
A
++
++
+++++
+
+
B
+++++
+++++
++
+
+
C
+
+
+
+++++
+++++


(注:+的数量表示相对量的大小)
请回答:
(1)设置C组的目的是,三组培养液中葡萄糖的相对量是变量。
(2)冬虫夏草提取物的作用机理是抑制进入癌细胞,导致癌细胞死亡。鬼臼类木脂素的作用机理是抑制癌细胞对的摄取,从而抑制的合成。
(3)经研究Bcl-2蛋白是一种调控细胞凋亡的蛋白,据实验结果分析Bcl-2蛋白是一种(促/抗)细胞凋亡蛋白。

用人杂交瘤来生产人源单克隆抗体难以成功,因此单克隆抗体大都来自鼠源。但鼠源单抗在人体内使用时,会产生较强的免疫原性,为解决这一问题,发明了嵌合抗体。大致过程如图所示:

(1)鼠源单克隆抗体的生产应用的动物细胞工程技术有
(2)嵌合抗体能降低鼠源抗体的“免疫原性”,从图中可以推测,免疫原性的产生主要与抗体的(选填“V区”、“C区”)有关。
(3)基因嵌合表达载体转染成功的细胞应该具有的特点是:分泌抗体和能力。
(4)嵌合抗体的生产属于工程范畴。图示中的嵌合抗体能比较有效的治疗

果蝇卷翅基因A是2号染色体(常染色体)上的一个显性突变基因,其等位基因a控制野生型翅型。
(1)杂合卷翅果蝇体细胞中2号染色体上DNA碱基排列顺序是(相同/不相同),位于该对染色体上决定不同性状的基因传递是(遵循/不遵循)基因自由组合定律。无论低等生物,还是高等生物以及人类,都可发生基因突变,这体现了基因突变的(特点)。
(2)卷翅基因A纯合时致死,推测在随机交配的果蝇群体中,卷翅基因的频率会逐代
(3)研究者发现2号染色体上的另一纯合致死基因B,从而得到“平衡致死系”果蝇,其基因与染色体关系如下图。

该品系的雌雄果蝇互交(不考虑交叉互换和基因突变),其子代中杂合子的概率是;子代与亲代相比,子代A基因的频率(上升/下降/不变)。
(4)欲利用 “平衡致死系”果蝇来检测野生型果蝇的一条2号染色体上是否出现决定翅膀新性状的隐性突变基因,可做下列杂交实验(不考虑杂交过程中的交叉互换及新的基因突变,翅膀性状与多对等位基因有关):
P “平衡致死系”果蝇(♀)×待检野生型果蝇(♂)

F1选出卷翅果蝇,雌雄果蝇随机交配
F2
若F2代的表现型及比例为,说明待检野生型果蝇的2号染色体上没有决定新性状的隐性突变基因。
若F2代的表现型及比例为,说明待检野生型果蝇的2号染色体上有决定新性状的隐性突变基因。

在某生态系统的调查中,得到以下信息,请根据相关信息作答:

(1)连线:结合图1,并依据能量传递效率10%-20%,请在图2中,将能量①②③④与ABCDE存在的对应关系,用线段连接起来。
(2)请在图3中,将能量流经D营养级的示意图补充完整(用箭头和文字表示)。
(3)该生态系统中捕食关系的食物链可以表示为;第二营养级到第三营养级能量的传递效率为 %(保留小数点后1位)。
(4)从能量输入和输出角度看,该生态系统输入生物群落的能量将(选填“增加”、“减少”、“基本不变”),原因是

科学家对生长在某区域两个不同地段(水分条件相对较好的沟底和水分条件较差的坡面)的中国沙棘雌、雄株进行了研究。测得一天中6:00—18:00间的净光合速率(单位时间、单位叶面积吸收CO2的量)变化曲线如下图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

(1)曲线Ⅳ中18:00时,叶肉细胞产生可用于主动运输的ATP的场所有_________________。
(2)一般情况下,比较曲线Ⅰ中8:00和12:00两个时刻,暗反应固定的CO2量________(填“一定”或“不一定”)相等,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
(3)由题可知,8点时处于沟底和坡面的雌株净光合速率不同的主要外因是___________。
(4)沟底条件下,14:00—16:00之间,雌、雄株单位叶面积有机物积累量的大小情况是:雄株
_____雌株(填“>”或“<”或“=”)。
(5)由图中数据可知,土壤水分含量的变化对中国沙棘__________(填“雄株”或“雌株”)净光合速率的影响更大。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