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含下列离子的各组溶液中,分别加入Na2O2后,还能大量共存的一组是
A.NH4+、Ca2+、NO3-、Cl- | B.K+、Mg2+、HCO3-、MnO4- |
C.Na+、Ba2+、Cl-、I- | D.K+、Na+、CO32-、SO42- |
在一个绝热的体积一定的密闭容器中发生可逆反应:N2(g) + 3H2(g) 2NH3(g) , △H<0,下列各项中不能说明该反应已经达到平衡状态的是
A.体系的压强不再改变 |
B.体系的温度不再改变 |
C.断裂1mol N≡N键的同时,也断裂6molN—H键 |
D.反应消耗的N2、H2与产生的NH3的速率υ(N2) : υ(H2) : υ(NH3) ==1∶3 ∶2 |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焓变是判定一个反应能否自发进行的相关因素,多数放热反应能自发进行 |
B.在同一条件下不同物质有不同的熵值,其体系的混乱程度越大,熵值越大 |
C.自发进行的反应一定能迅速进行 |
D.一个反应能否自发进行,与焓变和熵变的共同影响有关 |
在一定温度下,容器内某一反应中M、N的物质的量随反应时间变化的曲线如下图,下列表述中正确的是
A.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 M![]() |
B.t2时,正逆反应速率相等,达到平衡 |
C.t3时,正反应速率大于逆反应速率 |
D.t1时,N的浓度是M浓度的2倍 |
在2A(g)+B(g) 3C(g)+4D(g)反应中,表示该反应速率最快的是
A.υ(A)= 0.5 mol/(L·min) B.υ(B)= 0.3 mol/(L·min)
C.υ(C)= 0.03 mol/(L·s) D.υ(D)= 1 mol/(L·min)
已知反应:PC15(g) PC13 (g)+ C12(g),将1.0 mol PC15充入容积为2 L的密闭容器中,一段时间后,测得PC15的浓度为0.3 mol/L,在这段时间内的平均反应速率υ(PC15)=0.4 mol/(L·min),则这段时间为
A.50 s | B.30 s | C.5 s | D.1 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