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某地(约27°N,86°E),蓝天与白云交织,雪山与湖泊辉映……,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该地所属的气候类型是( )
A.热带稀树草原气候 | B.高原山地气候 |
C.温带大陆性气候 | D.地中海气候 |
该地的相对地理位置位于( )
A.喜马拉雅山脉南侧 | B.德干高原北部 |
C.阿拉伯海沿岸 | D.地中海沿岸 |
该地属于亚洲地理分区中的( )
A.中亚 | B.南亚 | C.西亚 | D.东南亚 |
霜期是指一年中初霜至次年终霜之间的时段。位于我国东部平原地区的甲、乙、丙、丁四地初霜分别出现在 9、10、11、12 月,则从甲地到丁地
A.霜期越来越长 | B.纬度越来越高 |
C.终霜时间越来越早 | D.热量条件越来越差 |
“白夜”是指高纬度地区太阳处于地平线以下,但天空整夜不黑的现象。读图 ,关于“白夜”现象的说法,正确的是
A.极圈内不会出现 |
B.6 月 22 日,甲、乙两处都有白夜现象 |
C.由太阳活动产生的极光形成 |
D.主要与大气的散射作用有关 |
下图 为我国东南地区某外流河从发源地至入海口水能蕴藏量分布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②处水能最丰富是因为该处河流水量最大 |
B.③到④河段河流落差小 |
C.④到⑤河段流量迅速减小 |
D.①处流量小,⑤处落差小 |
气候变暖使北极地区比北半球其他地区升温幅度更大,最主要原因是
A.臭氧层变薄 | B.地表反射率减小 |
C.极地高气压增强 | D.海平面上升 |
造成下图岩石层层剥离、不断破碎的地质作用主要是
A.风化作用 | B.侵蚀作用 | C.搬运作用 | D.沉积作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