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小组帮助老师配置25℃(KNO3的溶解度为40g)时KNO3的饱和溶液,以备全班实验使用。老师提供的药品是含有少量NaCl的KNO3固体。(6分)
(1)查阅了两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40℃时溶解度大的是 ,将此温度下两物质的饱和溶液降温到10℃,此时溶质质量分数大的是 。KNO3中混有少量NaCl的提纯方法是 ,用此法获得了足量的KNO3固体。
(2)配置100gKNO3饱和溶液的过程如下
①.计算。
②.称量:准确称量KNO3固体 g(保留至0.1g);称取过程中,发现指针已偏向右侧,接下来的操作是 。
③.量取:用量筒量取蒸馏水。
④.溶解:将KNO3固体和水分别加入大烧杯中,搅拌使固体完全溶解。
(3)若小组同学最后配得的KNO3溶液溶质的质量分数偏小,可能的原因是( )
①.用量筒量取水时俯视读数 ②.配制溶液时烧杯用少量蒸馏水润洗 ③.在托盘天平的左盘放砝码,右盘放KNO3称量 ④.天平称量时,指针偏向左盘药品 ⑤.将固体倒入烧杯时有部分洒出
A.①④ | B.②④⑤ | C.②③⑤ | D.②⑤ |
金属资源属于不可再生资源。某同学用同规格且光亮洁净无锈的铁钉进行了如下图所示实验。
(1)一段时间后,铁钉表面生锈的是(填"甲"、"乙"或"丙");由此可知,铁制品生锈的条件是。
(2)实验丙中为什么要用"刚煮沸并迅速冷却的蒸馏水"?。
(3)为了防止铁制品进一步锈蚀,应将铁锈立即清除,可用稀盐酸除锈(铁锈主要成分为
),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铁是生产、生活中应用最广泛的一种金属。以下是初中化学有关铁的性质的一些基本实验:
(1)某同学用向上排空法收集一瓶氧气做
实验,在引燃的火柴块燃尽时将细铁丝插入集气瓶中,未观察到剧烈燃烧,火星四射现象,其原因可能是(写出一条)。若
中为稀盐酸,观察到的现象是。若
中为硫酸铜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通过以上实验你得出的结论是。
我市某化工厂排放的尾气中除含
外,还可能含有
等气体。为确认
气体是否存在,实验小组利用下列装置进行了检验,请回答下列问题:
(1)在实验时,上述装置的连接顺序是:
。其中装置
的作用是,第一次
装置的作用为。
(2)若
气体存在,则装置
中实验现象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3)从环境保护的角度考虑,你认为该实验的设计该如何改进?请写出一种改进方法:。
空气是一种重要的自然资源,请回答下列问题。
(1)近年来,大气中二氧化碳含量不断上升,带来的环境问题是。自然界中消耗二氧化碳的途径是。科学家正在研究将过多的二氧化碳和氢气在催化剂和加热的条件下反应,转化为水和甲烷。这个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铁与空气中的等物质发生复杂的化学反应,生成铁锈,影响金属材料的有效利用。找出一种铁制品并说明它是怎样防锈的。铁制品一旦生锈,可以用稀盐酸除锈。除锈时观察到的现象,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在实验室里,可以利用下图装置制得铁。
(1)在玻璃管内观察到的现象是。
(2)A处所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3)酒精灯的作用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