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某绿色植物放在特定的实验装置中,研究温度对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的影响(其他实验条件都是理想的),实验以CO2的吸收量与释放量为指标。实验结果如下表所示
温度(℃) |
5 |
10 |
15 |
20 |
25 |
30 |
35 |
光照下吸收CO2(mg/h) |
1.00 |
1.75 |
2.50 |
3.25 |
3.75 |
3.50 |
3.00 |
黑暗下释放CO2(mg/h) |
0.50 |
0.75 |
1.00 |
1.50 |
2.25 |
3.00 |
3.50 |
对该表数据分析正确的是( )
A.昼夜不停地光照,在35℃时该植物不能生长
B.昼夜不停地光照,在15℃时该植物生长得最快
C.每天交替进行12小时光照、12小时黑暗,在20℃时该植物积累的有机物最多
D.每天交替进行12小时光照、12小时黑暗,在30℃时该植物积累的有机物是10℃时的2倍
刚果红染色时,加入刚果红应在
①制备培养基时②梯度稀释时③倒平板时④涂布时⑤长出菌落时
A.①③ | B.②⑤ | C.③⑤ | D.④⑤ |
下列与果酒、果醋和腐乳制作相关的叙述,正确的是
A.腐乳制作所需要的适宜温度最高 |
B.果醋发酵包括无氧发酵和有氧发酵 |
C.使用的菌种分别是酵母菌、醋酸菌、乳酸菌 |
D.使用的菌种都具有细胞壁、核糖体、DNA和RNA |
某地通过新建沼气池和植树造林,构建了新型农业生态系统(如图所示)。关于该农业生态系统的叙述,错误的是
A.该生态系统的维持,人的作用非常关键 |
B.该生态系统利用了物质循环再生原理,实现了农业生产的可持续发展 |
C.该生态系统采用分布式结构,提高了能量传递率 |
D.该生态系统充分利用了废弃物中的能量,实现了能量的多级利用 |
下图显示了经济发展与环境质量之间的关系,根据这种关系,发展中国家应认识到
A.环境污染不可避免,只能采取“先污染,后治理”的策略 |
B.后工业化阶段环境问题会自行解决 |
C.保护至关重要,必须杜绝兴建排污的工业 |
D.可以采取措施减少或避免生产过程中的环境污染问题 |
下图为生态养猪模式。从图中可知该生态工程属于
A.物质循环利用的生态工程 |
B.山区小流域综合治理与开发的生态工程 |
C.节水和废水处理与应用的生态工程 |
D.清洁及可再生能源系统组合利用的生态工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