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材料一:见漫画《过度包装》

材料二:2012年,2月27日,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次审议了《清洁生产促进法》修正案草案,修改后的法律规定企业对产品的包装应当合理,包装的材质、结构和成本应当与内装产品的质量、规格和成本相适应,不得进行过度包装。
(1)商品过度包装有何危害?
(2)国家通过修订《清洁生产促进法》来规范商家的行为体现了什么治国方略?
(3)请你对此规定的落实提一些积极的建议?

科目 政治   题型 探究题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厉行法治的要求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初中生张某在家不做家务,而且常常以各种借口逃课。当父亲批评他时,他说:“我是未成年人,还不是公民,不需要履行义务。”
张某的说法对吗?请说出你的理由。

目前,中国已经有13亿人口,这个数字是50年前的2倍。到2020年,中国人口将达到15亿。在我们发展经济的过程中,由于环境意识淡薄,长期采用有害于环境的生产方法,盲目挤占耕地面积、毁林开荒,沿着先污染后治理的老路,对大自然进行了几十年的涸泽而渔式的掠夺后,还未来及体会万物之灵长的胜利,就匆匆迎来了大自然的疯狂报复还击。资源枯竭,持续发展能力降低,物种不断灭绝,持续的干旱或暴雨,土地沙化,水土流失,频频光顾的沙尘暴,被工业“三废(废水、废气、废渣)”严重污染的空气、土地、河流和海洋,不再蔚蓝的天空……,人类的生命健康和生存环境受到了严重的威胁。人与自然的搏击,人类的贪婪和短视注定了人类将输得更惨。在痛定思痛中,是否学会尊重自然、善待自然,学会与自然和谐相处?
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分析上述材料,说明我国环境问题产生的原因及危害。
(2)你认为怎样才能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

初二学生小海不善于与人交往,平时就喜欢在家里看书。新学期开始了,学校组织“小记者看社会”的系列采访,面向全校同学招录小记者,老师动员小海去参加,小海说自己对这件事没有兴趣,不想参加活动,而且还说他的父亲对他参加社会活动不放心,说现在社会很复杂,怕他受到伤害或者受到不良影响。
(1)【我思考】小海应该适当参加一些社会活动吗?为什么?
(2)【我参与】参与社会生活时,我们应该怎样做,才能消除家长的疑虑和担心?

2010年2月20日,2009年度感动中国人物评选揭晓。评选组委会授予沈浩的颁奖词是:两任村官,六载离家,总是和农民面对面,肩并肩。他走得匆忙,放不下村里道路工厂和农田,对不住家中娇妻幼女高堂。那一年,村民按下红手印,改变乡村的命运;如今,他们再次伸出手指,鲜红手印,颗颗都是他的碑文。
沈浩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沈浩舍小家顾大家,正确处理了集体利益与个人利益的关系。同时他热爱集体、热爱祖国,敢于承担责任、无私奉献。
请问:
(1)在我国,集体利益和个人利益的关系是怎样的?(6)
(2)我们应该如何以沈浩为榜样,向沈浩学习?

材料一: 网络是人们交流、信息共享的重要媒介。一方面,网络逐渐成为释放中国社会“正能量”的一个重要平台,尤其2013年这种网络的“正能量”表现更为突出,从突发灾难的守望相助,到公益行动中的慷慨解囊,从网络问政中的良性互动,到微博反腐中的锲而不舍,这种“正能量”在一系列网络事件中得到施展和印证。另一方面,网络也成为传播谣言等不良社会舆论的“放大器”。十八大报告中指出:“加强和改进网络内容建设,唱响网上主旋律。”让网络成为集聚与传播“正能量”的平台,也是广大民众的期望。
材料二:随着互联网的发展,网络问政平台已经成为网络议政、民智汇聚的重要阵地。2013年,我国政府众多部门创新构建微博、论坛与问政平台的连接通道,及时汇集大型综合性门户网站的各类涉及民生的信息,将“网络问政平台”打造成一个传递民声、了解民情、福泽民生的信息平台,使“网络问政”全面提速。
材料三:2013年9月9曰,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办理利用信息网络实施诽谤等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正式施行。该解释根据信息网络谣言行为的动机、影响、传播范围等明确了其罪责。同时,全国公安机关集中开展“清网”专项行动,将扰乱网络秩序、危害社会稳定的“秦火火”、“立二拆四”等网络“大V”绳之以法。

阅读材料,运用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结合材料一,说明用网络传递正能量属于发展先进文化哪方面的内容?能产生哪些积极影响?
(2)结合材料二,分析说明政府将“网络问政平台”打造成一个传递民声、了解民情信息平台的原因。
(3)结合材料三,分析说明我国国家机关的举措体现了依法治国的哪些要求?对广大网民有哪些启示?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