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15分)党的十七大报告明确提出,必须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更加注重社会
建设,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这一话题引起某中学高三(6)班研究性学习小组的浓厚兴趣,
他们就此展开了一系列探究性学习活动。
材料一 同学们通过上网查询,获取了以下数据:
表1 我国人口增长(单位:亿人)

 
总人口
劳动年龄人口
2000年
12.72
7.75
2010年
13.65(预计)
8.52(预计)
2020年
14.43(预计)
8.60(预计)

      表2 我国城镇登记失业率(单位:万人)

 
1995年
1999年
2005年
2010年
人数
520
586
681
834
失业率
2.9%
3.1%
3.6%
4.2%

注: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就业是民生之本。要坚持实施积极的就业政策,加强政府引导,完善市场就业机制,扩大就业规模,改善就业结构。
材料二 同学们通过走访、问卷调查了解到,在该城市中,有的活没人干,有的人没活干。

材料三 同学们通过探究还发现,本市存在着这么一个“失业怪圈”:家庭成员失业,导致家庭生活贫困,以至于家庭教育支出比重减少,形成家庭成员科学文化素质和劳动技能偏低,最终又引发贫困家庭新一轮的就业困难。
如果你现在加入该学习小组,请继续探究以下问题:
同学们研究性学习所搜集的资料,反映了什么样的问题?(5分)
联系材料,运用《经济生活》知识,谈谈政府应该怎样破解贫困家庭“失业怪圈”?(10分)

科目 政治   题型 综合题   难度 较难
知识点: 劳动者求职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材料一 扫墓、踏青、折柳、沐浴、吟咏等,体现了清明节缅怀、感恩和亲近自然的文化传统。近年来,网上祭奠、家庭追思、献花遥祭等,为清明祭扫添增了新的表现形式;人文纪念、公祭先烈、文化展览等,为清明文化注入了新的时代内涵。
材料二 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指出:“要不断推进文化创新,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创新文化生产和传播方式,解放和发展文化生产力,增强文化发展活力。”
(1)结合材料一,运用《文化生活》的有关知识,分析文化创新的途径。
(2)联系材料二,运用文化生活知识说明推进文化创新的作用有哪些?

经过三年的刻苦学习,小杨终于考上一所名牌大学。在开学前,她打算买一台笔记本电脑,以备以后学习娱乐之需。以下是她购买电脑的全过程,请你参与其中,感受她的快乐。
【准备工作】小杨在网上搜索了一下相关信息,发现笔记本电脑的品牌众多,不同品牌、不同地区间的价格差异也比较大。不过有一个相同点,那就是比起前几年,笔记本电脑的配置普遍提高了,而价格则普遍降低了。
(1)分析产生上述价格现象的原因。(9分)
【亲身体验】一来到商场的笔记本专柜,就有许多服务员向小杨介绍自己所经销的品牌,弄得小杨都有点招架不住了。小杨发现,所有笔记本电脑品牌都在搞暑期促销活动,而竞相压价是普遍运用的促销手段。
(2)如何看待上述竞相压价成为普遍运用的促销手段?(9分)
【思考决定】小杨有两点考虑:其一,自己买电脑只是为了日常学习和信息查询,所以,配置没有必要过高;其二,尽管家庭生活条件不错,但毕竟开学后要有一笔不小的学费支出,所以,价格也不宜过高。最后,小杨终于买到一款配置较高、价格适中的笔记本电脑。
(3)请对上述小杨的消费心理和消费原则作出评价。(8分)

(18分)材料一 2011年3月15日,双汇集团旗下公司被央视3·15特别节目曝光。央视报道,双汇宣称“十八道检验、十八个放心”,但猪肉不检测“瘦肉精”。河南孟州等地添加“瘦肉精”养殖的有毒生猪,顺利卖到双汇集团旗下公司。“瘦肉精”事件曝光后,直接影响双汇3月份销售收入13.4亿元。
材料二 继“瘦肉精”事件后,“地沟油”“染色馒头”“牛肉膏”“有毒血燕”等被相继曝光。食品安全问题再次引起党和政府的高度重视和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温家宝总理痛斥,“恶性的食品安全事件足以表明,诚信的缺失、道德的滑坡已经到了何等严重的地步。”。
(1)从经济生活角度谈谈材料一、二反映了我国食品生产领域存在的问题。
(2)运用所学经济生活知识,谈谈上述材料对我国经济发展的警示。

2011年10月13日,2岁的小悦悦(本名王悦)在佛山南海黄岐广佛五金城相继被两车碾压,两辆肇事司机逃逸。7分钟内,18名路人路过但都视而不见,漠然而去,最后一名拾荒阿姨陈贤妹上前施以援手,把小悦悦抱到路边并找到她的妈妈。
运用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相关知识回答,如何才能使全体公民都能流淌“道德的血液”?

近期甘谷一中举办第二届“阳光体育月”活动,开展了多种运动项目比赛、书画展等一系列体育艺术活动。该艺术活动全面展现了各班学生的体育艺术风采,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体育文化活动丰富了同学们的精神世界,增强了同学们的精神力量,凸现出校园文化生活的独特韵味,展示了素质教育的成果。
试从文化对人的影响角度分析,学生积极参与体育艺术节活动的重要意义。(10分)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