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素X的单质及X与Y形成的化合物能按如图所示的关系发生转化(其中m≠n,且均为正整数)。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X、Y不可能均为非金属元素 |
| B.若X为Fe,Y只能为Cl |
| C.X一定为金属元素 |
| D.若X为Fe,Y可为Cl、Br、但不能是I |
某有机化合物的结构如图所示,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该有机物的分子式为C15H22O4 |
| B.该有机物可以发生加成反应、聚合反应、水解反应 |
| C.既可以使Br2的CCl4溶液褪色,又可以使酸性KMnO4溶液褪色,且原因相同 |
| D.既可以与FeC13溶液发生显色反应,又可以与NaHCO3溶液反应放出CO2气体 |
短周期元素X、Y、Z、W 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X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是内层电子数的2倍,X与Z同主族,Y和氢元素同主族,W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比次外层电子数少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元素X、Z、W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合物的酸性由强到弱的顺序为:W > Z >X |
| B.原子半径的大小顺序:r(W)>r(Z)>r(Y) >r (X) |
| C.0.1molY与氧元素形成的化合物Y2O2中阴离子的数目为6.02×1022 |
| D.W分别与Y、Z形成的化合物中含有的化学键类型相同 |
化学反应与物质的用量或条件有关,下列各组物质所发生的化学反应中,由于反应物的用量、浓度不同或反应条件不同而得到不同产物的是
①钠与氧气 ②氯化铝溶液与氨水 ③碳酸钠溶液与稀盐酸 ④铁与氯气 ⑤镁与硝酸
| A.①③⑤ | B.①②③④ | C.②③⑤ | D.①③④ |
化学与生产、生活、环境密切相关,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通过石油的分馏可以得到大量化工原料,如乙烯、丙烯等 |
| B.大量含碳燃料的使用,使CO2过量排放,既能造成温室效应,也能造成酸雨 |
| C.油脂在酸性或碱性条件下都能发生水解反应,制取肥皂 |
| D.ClO2、酒精、煮沸等试剂或措施都能用来消毒,是因为这些方法都能使蛋白质变性 |
200℃时,将气体A和气体B各0.16 mol充入2L恒容密闭容器中,发生反应:A(g)+B(g)
2C(g)ΔH<0,一段时间后达到平衡。反应过程中测定的数据如下表:
| t/min |
2 |
4 |
7 |
9 |
| n(B)/mol |
0.12 |
0.11 |
0.10 |
0.10 |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当2v逆(B)=v正(C),可以说明反应达平衡
B.反应前2 min的平均速率v(C)=0.04 mol·L‒1·min‒1
C.其他条件不变,再充入0.2 mol C,平衡时A的体积分数增大
D.该反应在300℃时的平衡常数小于1.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