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甲、乙两组废液中各含有H+、K+、Ca2+、Cl-、OH-、CO32-六种离子中的三种,且所含离子各不相同。为确定废液中的离子,分别向废液中滴加酚酞试液,经实验发现:甲组废液呈红色,表明甲组废液显        性,废液中一定含有          ,由此推断,乙组废液中的三种离子是                      。(填离子符号)

科目 化学   题型 填空题   难度 中等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我国北方有许多盐湖,湖水中溶有大量的Na2CO3和NaCl ,那里的人们习惯“夏天晒盐 (NaCl)、冬天捞碱(Na2CO3)”。Na2CO3和NaCl两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下图所示,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t1℃时,Na2CO3的溶解度NaCl的溶解度(填“大于”“小于”“等于”之一)。
(2)夏天晒盐是利用_____(填序号)的方法,使NaCl晶体析出。
①风吹日晒,使溶剂蒸发
②升高温度,使NaCl溶解度增大
(3)等质量的Na2CO3、NaCl饱和溶液分别从t2℃时降温到t1℃,析出晶体后,得到的溶液质量较大的物质是_____________。
(4)人们习惯“冬天捞碱”的原因是
(5)检验“夏天晒盐”所得的食盐中是否混有碳酸钠杂质的方法是

能源紧缺、环境污染等是人类面临的重大问题。
(1)煤、石油、天然气三大化石燃料均属于(填“纯净物”或“混合物”),其中天然气的主要成分是(填化学式).
(2)燃烧含硫化石燃料会产生二氧化硫,大量二氧化硫释放到空气中,会导致雨水的pH(填“高于”或“低于”)正常值,形成酸雨。
(3)雾霾是一种灾害性天气现象,由于人类生产、生活向大气中排放大量细颗粒物,如果超过大气的自净能力,又遇到稳定天气,就会出现雾霾现象.请分析下列污染物中,会导致雾霾的是(填序号)。

A.二氧化硫 B.氢氧化物 C.一氧化碳 D.PM2.5

用乙烯利催熟的香蕉对人体有没有害?对此媒体纷纷调查报道,曾引起大家的恐慌。据资料显示:乙烯利(化学式为C2H6ClO3P)是一种植物催熟剂,它的作用主要是通过释放乙烯(化学式为C2H4),促进水果成熟,是优质高效植物生长调节剂,不会产生促进儿童早熟等问题,对人体无害。试回答下列问题:
(1)乙烯利由种元素组成,其中质量分数最大的元素是(填元素名称)
(2)乙烯属于(填“氧化物”“纯净物”“混合物”“有机物”中的两项)。
(3)乙烯中碳、氢元素的质量比为(最简整数比)。

化学就在我们身边,与我们的生活有着密切的联系。按照要求从氢气、氧气、氧化镁、硫酸、氯化钡、氢氧化铁中选择合适的物质,将其化学式填入空格中。
(1)能够助燃的气体
(2)一种金属氧化物
(3)不易挥发的酸
(4)一种难溶于水的碱

(7分)中和反应是中学化学中重要的学习内容,其在日常生活和工农业生产中有广泛的应用。
(1)下图表示盐酸和氢氧化钠溶液发生反应过程中溶液的pH的变化曲线。请从曲线图中获取信息,回答下列问题:

①图1图象表示盐酸和氢氧化钠溶液发生反应过程中溶液的pH变化。进行该反应的实验操作是按照图2中的(填甲或乙)图所示进行。
②曲线上M点表示
③向烧杯中倾倒20g质量分数为4.00%的氢氧化钠溶液,滴入3滴酚酞试液,振荡,再逐滴滴入质量分数为3.65%的稀盐酸,边滴边振荡,直至溶液刚好变为色为止,共用去稀盐酸20g,则反应后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为(结果精确到0.1%)。
(2)为证明中和反应是放热反应,某小组进行了如图所示的实验操作:

根据上图实验,甲同学认为:NaOH与稀盐酸发生的中和反应是放热反应。乙同学认为:甲同学得出这个结论的依据不科学,理由是
(3)为探究影响中和反应放出热量多少的因素,他们又进行了如下实验:在编号为A、B、C、
D、E的五只烧杯中各装入36.5g溶质质量分数为5%、10%、15%、20%、25%的盐酸,再向上述五只烧杯中分别加入40g 20%的氢氧化钠溶液,最后测量其温度,数据记录如下:

实验结论:影响中和反应放出热量多少的因素
交流反思:反应后,烧杯内溶液pH最小的是(填烧杯编号)。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