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下图中操作,回答问题。
(1)上述操作中,正确的是_____________(填序号)
(2)操作C是错误的,此操作可能带来的后果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图A是两种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信息,图B是氟原子的原子结构示意图。
(1)图A方框的横线上填的是 ,图B方框的横线上的数字是 。
(2)用化学符号和数字表示:2个氟原子 ,钠离子 。
(3)钠元素属于 (填“金属”或“非金属”)元素。
(1)向容积为250 mL的细颈玻璃仪器A中加水至虚线处,再滴几滴红墨水,一段时间后,A中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说明______________。
(2)继续向A中加酒精至凹液面最低处正好与刻度线相切。塞紧玻璃塞,将A中 液体倒转摇匀,重复2次。静置一段时间后,A中的现象为____________,说明__________。仪器A细颈部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
实验小组欲测定双氧水中过氧化氢的物质的量。
【设计原理】将一定质量的双氧水样品与二氧化锰混合,测定反应产生的氧气的质量,再通过方程式计算,得到过氧化氢的量。(“碱石灰”是氧化钙和固体氢氧化钠的混合物,极易吸收水蒸汽)
【过程方法】
(1)组长首先设计(如图A):向装有样品溶液的锥形瓶中投入二氧化锰,待双氧水完全反应完毕后测得产生氧气的质量是9.6g,则制取氧气为(13) mol,双氧水中含过氧化氢多少mol?(写出具体计算过程)(14) 。
(2)小林对组长的设计提出质疑,在组长方案的锥形瓶上加一装有碱石灰的干燥管(如图B),然后再操作,请说明小林质疑的理由是(15) 。
(3)若用C装置来制取氧气并测得氧气的体积,此处的收集方法是(16) 法,收集到氧气的体积约等于(17) 。
实验室常用下列装置制取气体,请根据所学知识回答。
(1)写出图中仪器名称:a (1) ;b (2) 。
(2)实验室用A装置制取氧气
Ⅰ.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3) ,搭建A装置时,酒精灯应在固定仪器a之(4) (选填“先”或“后”)放置。
Ⅱ.图中可以收集氧气的装置有(5) (填装置编号)。
Ⅲ.从反应后的剩余固体中回收二氧化锰的操作是(6) 。
(3)实验室在常温下用块状电石与水反应制取乙炔气体,该反应必须严格控制加水速度,以免引起发生装置炸裂。上图中最适合制取乙炔气体的发生装置是(7) (填装置编号)。
生命离不开水,生活中也离不开水:
①水是常用的溶剂,这说明水具有(11) 性质;
②我们生活中最常用的是自来水,下图是课本中“自来水厂生产流程图”:
“步骤五”中加入的氯起到的作用是(12) ,其原理是:Cl2+H2O→HClO+X,则X的化学式为(13) ;此反应中属于氧化物的是(14) (填化学式),含有游离态氯元素的物质是(15) (填化学式)。
该图中有一处标注不尽合理,请指出并说出你的理由是(16) 。
③水分子在一般条件下很稳定,写出水在通直流电时发生的化学反应方程式:(17) ,下图A是电解水实验装置,a管中产生的气体是(18) 。从微观角度分析,下图B中发生变化的是(1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