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强在实验室里做实验时,拿出一瓶久置的氢氧化钙粉末,进行如下实验:
(1)取氢氧化钙粉末溶于足量水中,有_______________现象出现,小强判断该药品已变质。
(2)小强进一步做如下实验探究,请你参与并完成下表:
实验操作步骤 |
实验现象 |
实验结论 |
|
取样、加适量的水,搅拌,过滤。 |
①取少量滤渣于试管中,加入_____ |
有气泡产生 |
粉末变质 |
②取少量滤液于试管中,滴入______溶液。 |
________________ |
氢氧化钙粉末部分变质。 |
某研究小组的同学为探究铁、铜、锌、银的金属活动性顺序,设计如图所示的三个实验(其中金属均已用砂纸打磨,且形状、大小相同;所用稀盐酸的溶质质量分数、用量也相同)。
(1)通过观察,甲同学很快判断锌的活动性比铁强。据你分析,甲同学依据的实验现象是。过一会儿,他又发现铜片表面有银白色固体附着,这说明。
(2)乙同学认为上述实验不足以得出四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想再补充一个实验,请你和乙同学一起设计一个实验方案并进行实验,达到探究目的。
实验步骤 |
实验现象 |
实验结论 |
(3)通过以上探究,四种金属的活动性由强到弱的顺序是:
做钠在氯所中燃烧的实验时,钠完全反应后,在集气瓶内放少量水来吸收过量的
,但不能完全吸收。如何处理残余的
呢?同学们进行了相关探究。
【提出问题】
向上述集气瓶中滴入石蕊溶液,发现溶液显红色。由此想到,选用氢氧化钠等碱性溶液吸收
,效果会怎么样?
【查阅资料】
氯气是黄绿色有毒气体,溶于水,在饱和氯化钠溶液中的溶解度非常小。
【设计与实验】
用两套完全相同的装置做对比实验,如下图所示:
(1)为确保实验的准确性,要先检验装置的;
(2)实验开始时,先用弹簧夹夹紧乳胶管,再将注射器内等体积的水和
溶液分别注入充满
的集气瓶;
(3)充分吸收
后,打开弹簧夹,观察进入两个集气瓶内饱和
溶液的体积。
【结论与解释】
(1)甲实验中,
溶于水且与水反应生成盐酸和次氯酸(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乙实验中,
与
易发生化学反应。
(3)分析实验现象得知,用碱性溶液比用水吸收
的效果(填"好"或"差")
【交流与反思】
(1)金属钠在氯气中燃烧的实验现象为。
(2)向
的水溶液中滴入硝酸银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化学方程式为:
。
某化学小组围绕燃烧与灭火的主题开展了相关活动。请你参与完成:
【知识回忆】可燃物燃烧的必备条件是;
【交流讨论】(1)改进后的装置(如图二)与图一相比,其优点是。欲使图二中的红磷着火,可将试管从水中取出并后才能对试管加热;
(2)将装有某气体的大试管口朝下垂直插入水中,使试管罩住白磷(如图三所示),结果观察到了"水火相容"的奇观,则大试管所装气体可能是;
【综合应用】"水火不相容"是指水能灭火,其实水有时也可以"生火",比如钾遇水会立刻着火,因为钾遇水生成
和一种碱,该反应是(填"吸热"或"放热")反应,其反应化学方程式为。
某活动小组根据下图所示进行模拟炼铁的实验,并对产物的成分进行探究。
【提出问题】黑色粉末A可能是什么呢?
【进行猜想】(1)小明认为黑色粉末A全部是铁粉。请写出铁粉与
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实验过程中采取了过滤,该操作中用到的玻璃仪器有,和玻璃棒,其中玻璃棒的作用是。
(2)小华认为小明的猜想是错误的,理由是。
(3)小华提出了猜想①和猜想②,请结合所学知识补充余下的一个猜想。
猜想①;黑色粉末A由铁粉和四氧化三铁(
)组成
猜想②;黑色粉末A由铁粉和氧化亚铁(
)组成;
猜想③;。
【查阅资料】铁的氧化物都能与稀盐酸,稀硫酸反应,其中氧化铁为红棕色,其余都为黑色,并且只有四氧化三铁能被磁铁吸引。
【实验探究】
方案 |
实验操作 |
可能的现象 |
结论 |
① |
取适量黑色粉末A 用磁铁吸引 |
黑色粉末全部被吸引 |
猜想①正确 |
② |
取适量黑色粉末A 用磁铁吸引 |
黑色粉末部分被吸引 |
猜想②正确 |
③ |
取适量黑色粉末B加入足量稀盐酸 |
黑色粉末全部溶解 |
猜想②正确 |
④ |
猜想③正确 |
【反思评价】小娟认为方案②和方案③中得出的结论都不正确,其理由是。
【得出结论】在高温下,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可生成铁,氧化亚铁,四氧化三铁。请写出只生成氧化亚铁的方程式。
钢铁是使用最多的金属材料。在今年的化学活动周中,某校兴趣小组的同学在老师指导下做了二个有关铁的实验。
实验一:用干燥纯净的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铁
实验装置如下图:
其中A是实验室用草酸(H2C2O4)和浓硫酸加热制取一氧化碳的气体发生装置,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回答下列问题。
(1)B装置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2)C装置无明显现象,C装置的作用是。
D装置中浓硫酸的作用是。
(3)E装置中的实验现象是。
(4)F装置的作用是、。
实验二:铝粉和氧化铁粉末反应(铝热反应)
实验装置如下图:
图中纸漏斗由两张滤纸折叠成漏斗状套在一起,使四周都有四层,点燃镁条后观察到的现象:镁条剧烈燃烧,发出耀眼的白光,放出大量的热,纸漏斗的下部被烧穿,有熔融物落入细沙中。
实验后老师作了如下提示:实验中镁条和氯酸钾的作用是提供反应所需的高温条件,铝粉和氧化铁粉末在高温条件下的反应叫铝热反应,属于置换反应,该反应常用于焊接钢轨。请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该反应中单质铝与一氧化碳有相似的(填"氧化"或"还原")性。
实验后同学们对金属与金属氧化物间的反应产生兴趣,激发了探究热情。
【提出问题】任何金属与金属氧化物在高温条件下都能反应吗?
同学们在请教老师后设计了如下实验方案并进行了探究。
【实验方案】
实验组别 |
实验操作 |
实验现象 |
结论 |
实验1 |
取Zn、CuO粉末的均匀混合物于密闭容器中,高温加热。 向冷却后的固体中加入足量的稀盐酸。 |
黑色粉末变成色 固体部分溶解,有气泡产生,水溶液呈无色。 |
Zn和CuO能发生置换反应。 |
实验2 |
取Mg、CuO粉末的均匀混合物于密闭容器中,高温加热。 向冷却后的固体中加入足量的稀盐酸。 |
发生爆炸,黑色粉末变成红色。 固体部分溶解,有气泡产生,水溶液呈色。 |
|
实验3 |
取Cu、Fe2O3粉末的均匀混合物于密闭容器中,高温加热。 |
粉末无变化 |
Cu、Fe2O3不能反应。 |
【实验总结】金属与金属氧化物在高温条件下有些能反应,有些不能反应。
【反思拓展】金属与金属氧化物在高温条件下反应的规律和金属与的反应相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