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分)对下列相关物理现象的解释正确的是( )(选对一个给3分,选对两个给4分,选对三个给6分。选错一个扣3分,最低得分为0分)
A.水和酒精混合后总体积减小,说明分子间有空隙 |
B.当氢气和氧气的温度相同时,它们分子的平均速率相同 |
C.两铅块能被压合在一起,说明分子间存在引力 |
D.不浸润现象说明固体分子对液体分子的吸引力大于液体分子之间的吸引力 |
E.叶面上的小露珠呈球形是由于液体表面张力的作用
如图所示是某质点运动的速度时间图象,由图象得到的正确结果是
A.0~2s内的位移大小是3m |
B.0~1 s内的加速度大于2~4 s内的加速度 |
C.0~1 s内的运动方向与2~4 s内的运动方向相反 |
D.质点在4s前后加速度的大小方向都不变 |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一个物体能不能看做质点是由它的大小决定 |
B.地球表面上北极的重力加速大于赤道上的重力加速度 |
C.伽利略最早用科学的方法研究了自由落体运动 |
D.弹簧的弹力与弹簧的总长度成正比关系 |
如图所示,水平桌面被等分为相等的两段,即AB=BC,一个小物体P(可视为质点)以某一初速度从A点运动,物体在AB段先以加速度a1 做匀减速直线运动,过了B点后又以加速度a2 接着做匀减速运动,最终恰好运动到C点速度为零,已知物体通过AB段和BC段所用时间之比为1:4,则物体的加速度a1:a2为
A.1︰1 | B.1︰4 | C.8︰1 | D.4︰1 |
一位宇航员在X星球上完成自由落体运动实验:让一个小球从一定的高度自由下落,测得在第5s内的位移是18 m,则
A.物体在2s末的速度是20 m/s |
B.物体在第5s内的平均速度是3.6 m/s |
C.物体在前2s内的位移是20 m |
D.物体在5s内的位移是50 m |
某物体沿直线运动500s,速度达到20m/s,该过程的v﹣t图象如图.则在这段时间里物体运动的平均速度可能是
A.8m/s | B.10m/s | C.15m/s | D.20m/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