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图,斜面上a、b、c三点等距,小球从a点正上方O点抛出,做初速为v0的平抛运动,恰落在b点。若小球初速变为v,其落点位于c,则
A v0< v <2v0 B v=2v0
C 2v0< v <3v0 D v>3v0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核力具有饱和性和短程性,原子核为了稳定,故重核在形成时其中子数多于质子数 |
B.光的双缝干涉实验表明:光的波动性是光子之间的相互作用引起的 |
C.不仅光子具有波粒二象性,一切运动的微粒都具有波粒二象性 |
D.比结合能越大,表示原子核中核子结合得越牢靠,原子核越稳定 |
光子能量为E的一束光照射容器中的氢(设氢原子处于n=3的能级),氢原子吸收光子后,能发出频率为v1、v2、v3、v4、v5、v6的六种光谱线,且v1<v2<v3<v4<v5<v6,则E等于()
A.h v1 |
B.h v6 |
C.h(v6-v1) |
D.h(v1+v2+v3+v4+v5+v6) |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
A.康普顿效应进一步证实了光的波动特性 |
B.为了解释黑体辐射规律,普朗克提出电磁辐射的能量的量子化 |
C.经典物理学不能解释原子的稳定性和原子光谱的分立特征 |
D.拍摄玻璃橱窗内的物品时,往往在镜头前加装一个偏振片以增加透射光的强度 |
根据玻尔理论,某原子的电子从能量为E的轨道跃迁到能量为E′的轨道,辐射出波长为λ的光,以h表示普朗克常量,c表示真空中的光速,则E′等于:( )
A.E-h![]() |
B.E+h![]() |
C.E-h![]() |
D.E+h![]() |
氢原子辐射出一个光子后,根据玻尔理论,下述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电子绕核旋转的半径增大 | B.氢原子的能量增大 |
C.氢原子的电势能增大 | D.氢原子核外电子的速率增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