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图,斜面上a、b、c三点等距,小球从a点正上方O点抛出,做初速为v0的平抛运动,恰落在b点。若小球初速变为v,其落点位于c,则 
A v0< v <2v0 B v=2v0
C 2v0< v <3v0 D v>3v0
一质量为0.2kg的物体在水平面上运动,它的两个正交分速度图像分别如图所示,由图可知
A.开始4s内物体的位移为![]() |
| B.开始4s内物体的位移为16m |
| C.从开始至6s末物体一直做曲线运动 |
| D.开始4s内物体做曲线运动,接着2s内物体做直线运动 |
2005年10月12日9时零分零秒“神舟六号”飞船,喷薄一跃入九天.北京航天飞行控制中心主任席政介绍说,“飞船的入轨轨道近地点是200km,远地点是347km.飞到第5圈变为圆轨道,变轨后是距地面343km.这是因为第1~5圈(相应为1~5轨道),由于大气阻力的影响,但这比重力小得多,每圈轨道降低1km,飞船远地点高度从347km降为343km.飞船在远地点变轨后,把近地点抬起来,就变成圆轨道了,圆轨道各个点上的重力都一样,有助于科学试验,对应急救生也特别有利.”根据上述资料我们可以推断()
| A.由于1、2轨道在变轨处相切,则该处向心加速度a1=a2 |
| B.由于1、2轨道在变轨处相切,则该处速度v1<v2 |
| C.由于空气阻力的存在,飞船从第1~5圈,其环绕速度逐渐减少 |
| D.上述说法都不对. |
如图所示,甲、乙两船在同一条河流中同时开始渡河,M、N分别是甲、乙两船的出发点,两船头与河岸均成α角,甲船船头恰好对准N点的正对岸P点,经过一段时间乙船恰好到达P点,如果划船速度大小相同,且两船相遇,不影响各自的航行,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甲船也能到达正对岸 | B.两船渡河时间一定相等 |
| C.渡河过程中两船不会相遇 | D.两船相遇在NP直线上 |
如图所示,a为放在赤道上相对地球静止的物体,随地球自转做匀速圆周运动,b为沿地球表面附近做匀速圆周运动的人造卫星(轨道半径等于地球半径),c为地球的同步卫星,以下关于a、b、c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
| A.a、b、c做匀速圆周运动的向心加速度大小关系为ab>ac>aa |
| B.a、b、c做匀速圆周运动的向心加速度大小关系为aa>ab>ac |
| C.a、b、c做匀速圆周运动的线速度大小关系为va=vb>vc |
| D.a、b、c做匀速圆周运动的周期关系为Ta=Tc>Tb |
如图所示,在粗糙的水平面上,质量分别为
和
的物块
、
用轻弹簧相连,两物块与水平面间的动摩擦因数相同。当用水平力
作用于
上,且两物块以相同加速度向左加速运动时,弹簧的伸长量为
;当用同样大小,方向相反的力作用于
上,且两物块以相同加速度向右加速运动时,弹簧的伸长量为()
A.![]() |
B.![]() |
C.![]() |
D.动摩擦因数未知,无法求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