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每小题3分,共9分)
若夫淫雨霏霏,连月不开,阴风怒号,浊浪排空;日星隐曜,山岳潜形;商旅不行,樯倾楫摧;薄暮冥冥,虎啸猿啼。登斯楼也,则有去国还乡,忧谗畏讥,满目萧然,感极而悲者矣。
至若春和景明,波澜不惊,上下天光,一碧万顷;沙鸥翔集,锦鳞游泳;岸芷汀兰,郁郁青青。而或长烟一空,皓月千里,浮光跃金,静影沉璧,渔歌互答,此乐何极!登斯楼也,则有心旷神怡,宠辱偕忘,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
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噫!微斯人,吾谁与归?
(节选自《岳阳楼记》)下面各句中划线词语与例句中加点词语意思不同的一项是
例句:不以物喜
A.属余作文以记之 | B.徒以有先生也 |
C.以是人多以书假余 | D.以中有足乐者 |
下面各句中划线词语用法不属于古今异义的一项是
A.去国怀乡 | B.沙鸥翔集 | C.春和景明 | D.吾谁与归 |
下面对选文内容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全文的中心句是“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
B.“是进亦忧,退亦忧”中,“进”指“居庙堂之高”,“退”指“处江湖之远”。 |
C.全文体现了范仲淹“以民为本”的思想,表现了他的博大胸襟。 |
D.文中写景并不是作者的目的,作者真正的意图是借题发挥,谈一个人应有“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政治抱负,并以此规箴友人。 |
阅读下面文段,按要求完成(1)(2)题。
子曰:“笃信好学,守死善道,危邦不入,乱邦不居。天下有道则见(1),无道则隐。邦有道,贫且贱焉,耻也;邦无道,富且贵焉,耻也。”
子曰:“饭疏食(1)饮水,曲肱(2)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1)翻译文中画横线的句子。
①笃信好学,守死善道,危邦不入,乱邦不居。
②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
(2)孔子有怎样的富贵观?
阅读下面的文段,完成(1)(2)题。
子路曰:“卫君待子而为政,子将奚先?”子曰:“必也正名乎!”子路曰:“有是哉,子之迂也!奚其正?”子曰:“野哉,由也!君子于其所不知,盖阙如也。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事不成则礼乐不兴,礼乐不兴则刑罚不中,刑罚不中则民无所措手足。故君子名之必可言也,言之必可行也。君子于其言,无所苟而已矣”。
(1)翻译文中画横线的句子。
①卫君待子而为政,子将奚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故君子名之必可言也,言之必可行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孔子认为治理国家要先正名,理由是什么?请简述出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1)-(2)题。
子贡曰:“如有博施于民而能济众,何如?可谓仁乎?”子曰:“何事于仁?必也圣乎!尧舜其犹病诸。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能近取譬,可谓仁之方也已。”
(1)将文中画线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如有博施于民而能济众,何如?
②何事于仁?必也圣乎!尧舜其犹病诸。
(2)在本章中孔子认为怎样才能做到仁?
阅读下面文言文,按要求答题。
故夫知效一官,行比一乡,德合一君,而徵一国者,其自视也亦若此矣,而宋荣子犹然笑之。且世而誉之而不加劝,世而非之而不加沮。定乎内外之分,辩乎荣辱之境,斯已矣。彼其於世,未数数然也;虽然,犹有未树也。夫列子御风而行,泠然善也,旬有五日而後反,彼於致福者,未数数然也;此虽免乎行,犹有所待者也。若夫乘天地之正,而御六气之辩,以游无穷者,彼且恶乎待哉?故曰:至人无己,神人无功,圣人无名。
《庄子•逍遥游》
(1)将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且世而誉之而不加劝,世而非之而不加沮。(3分)
③若夫乘天地之正,而御六气之辩,以游无穷者,彼且恶乎待哉?(4分)
(2)庄子在文中提出一个什么主张?(用自己的话回答)(3分)
阅读下面文言文,按要求答题。
秋水时至,百川灌河。泾流之大,两涘渚崖之间,不辩牛马。于是焉,河伯欣然自喜,以天下之美为尽在己。顺流而东行,至于北海。东面而视,不见水端。于是焉,河伯始旋其面目,望洋向若而叹曰:“野语有之曰:‘闻道百,以为莫己若’者,我之谓也。且夫我尝闻少仲尼之闻,而轻伯夷之义者,始吾弗信;今我睹子之难穷也,吾非至于子之门,则殆矣。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
《庄子•秋水》
(1)将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 于是焉,河伯欣然自喜,以天下之美为尽在己。(4分)
②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3分)
(2)从这篇短文中,你认识到了什么道理?(用自己的话回答)(3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