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图丙所示是根据某次实验记录数据画出的U-I图象,则此电源的电动势是 V 电源内电阻为 Ω
用伏安法测量一个定值电阻的电阻值,现有的器材规格如下:
A.待测电阻Rx(大约100 Ω)
B.直流毫安表A1(量程0~10 mA,内阻约100 Ω)
C.直流毫安表A2(量程0~40 mA,内阻约40 Ω)
D.直流电压表V1(量程0~3 V,内阻约5 kΩ)
E.直流电压表V2(量程0~15 V,内阻约15 kΩ)
F.直流电源(输出电压4 V,内阻不计)
G.滑动变阻器R(阻值范围0~50 Ω,允许最大电流1 A)
H.开关一个、导线若干
(1)根据器材的规格和实验要求,为使实验结果更加准确,直流毫安表应选________,直流电压表应选________.
(2)在方框内画出实验电路图,要求电压和电流的变化范围尽可能大一些.
(3)用铅笔按电路图将实物图连线.
某同学利用课本上“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的实验装置打出了一条图示的纸带,每相邻两计数点间还有4个计时点(图中未标出),测得相关计数点之间的实际距离如图所示。已知打点计时器所用电源的频率为50Hz,查得当地的重力加速度g=9.80m/s2,试回答以下问题:
(1)打下图中D点时重物的速度vD=m/s( 保留三位有效数字),并在坐标纸上作出其v—t图象。
计数点 |
A |
B |
C |
D |
E |
速度v/(m﹒s-1) |
0.96 |
1.91 |
2.86 |
4.27 |
(2)由上述图象知,重物下落过程的加速度当地的重力加速度,表明重物下落过程中机械能(选填“增加”、“守恒”或“减少”),并分析形成这一结论的原因。
在“研究平抛物体的运动”实验中,
(1)除了木板、小球、斜槽、铅笔、图钉之外,下列器材中还需要的是
A.刻度尺
B.秒表
C.坐标纸
D.天平
E.弹簧秤
(2)实验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斜槽轨道必须光滑
B.斜槽轨道末端可以不水平
C.应使小球每次从斜槽上相同的位置释放
D.为更好地反映真实运动,记录的点应适当多一些
(3)如图所示为实验中用方格纸记录了小球的运动轨迹,a、b、c和d为轨迹上的四点,小方格的边长为L,重力加速度为g,则小球作平抛运动的初速度大小v0 = ,经b点时速度大小v b = 。
在“描绘小灯泡I-U特性曲线”实验中,超超同学用所给的器材连接电路,其中小灯泡的额定电压为2.5V。她按连接的电路进行实验。实验时,她调节滑动变阻器滑片的位置,并记录电表的示数。
(1)如图甲所示为超超同学连接的实物线路,你认为连接是否正确?(填“正确”或“错误”)
(2)开关闭合之前滑动变阻器的滑片应该置于_______端(选填“A端”或“B端”)
(3)超超在实验中测得有关数据如下表,其中一组数据有明显的错误,请你判断错误的是第组。
实验次数 |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I/A |
0.12 |
0.21 |
0.29 |
0.34 |
0.380 |
0.42 |
0.45 |
0.47 |
U/V |
0.20 |
0.40 |
0.60 |
0.80 |
1.00 |
1.20 |
1.40 |
1.60 |
(4)如图乙所示是超超同学某次测量时电流表、电压表的示数,则电流表读数为A ,电压表读数为V。
(10分)(1)如图甲为“探究求合力的方法”的实验装置。小张同学在实验中用a、b两弹簧秤拉橡皮条,如图甲所示。他在实验操作中除了所用细绳套太短外,至少还有一处错误,请你帮他找出错误之处。(写出一条即可)
(2)小张同学修正错误后,重新进行了测量,在测量时,左、右两只弹簧称的读数如图乙所示,则左弹簧称的读数是N,右弹簧称的读数是N。若两根细线的夹角为900,请你帮他在答题卷上所给的方格纸(如图丙)上按作图法的要求画出这两个力及它们的合力。
(3)小张同学实验后发现用一个弹簧秤也能完成这个实验,请问他这个想法是否可行?(填“是”或“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