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我国历史上形成的社会经济基础的地域差异是

A.东部优于中、西部 B.中部优于东、西部
C.西部优于东部和中部 D.三个经济地带差异不大
科目 地理   题型 选择题   难度 较易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同等级铁路平均每千米工程量和造价最高的是()

A.北京—沈阳段 B.宝鸡—成都段
C.济南—青岛段 D.郑州—徐州段

如图是半坡原始村落示意图,该图反映出当时的居住地分布在()

A.河流谷地 B.山地半山腰
C.河流三角洲平原 D.河流冲积扇平原

图为几种农作物在不同纬度的种植高度上限示意图,并根据相关知识回答下列各题

农产品中对热量要求最高的是  ( )

A.水稻 B.双季稻 C.春小麦 D.玉米

最有利于水稻地区专业化和大规模机械化生产的是( )

A.辽宁 B.陕西 C.云南 D.安徽

下表为我国某一地区的粮食作物种植表,据此回答下列各题。

该地区的耕作制度是()

A.一年一熟或两熟 B.一年二熟或三熟 C.两年三熟 D.三年两熟

造成该地区农作物收获不稳定的主要原因是()

A.劳动力供应不足 B.冬、春时节沙尘暴频繁
C.地下水位变化大 D.降水的季节、年际变化大

下面的等值线图与该地区相符的是()

关于乳畜业、种植园农业、大牧场放牧业、商品谷物农业的共性是 (  )

A.区位优势条件为丰富的劳动力资源 B.基础条件是大面积可供开发的土地
C.生产规模大,但商品率低 D.均属商品农业、密集农业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