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知2A (g) + B (g)
2C(g) ΔH<0。向同温、同体积的三个密闭容器中分别充入气体(甲) 2 mol A和1 mol B;(乙) 1 mol A和0.5 molB ;(丙) 2 mol C:恒温、恒容下反应达平衡时,下列关系一定正确的是 ( )
A.C的质量 m:m甲=m丙 > 2m乙
B.容器内压强P:P甲=P丙> 2P乙
C.c(A)与c(B)之比k:k甲=k丙 > k乙
D.反应放出或吸收热量的数值Q:Q甲=Q丙 > 2Q乙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①正常雨水的pH为7.0,酸雨的pH小于7.0
②严格执行机动车尾气排放标准有利于防止大气污染
③使用二氧化硫和某些含硫化合物进行增白的食品会对人体健康产生损害
④使用氯气对自来水消毒过程中,生成的有机氯化物可能对人体有害
⑤食品厂产生的含丰富氮、磷营养素的废水可长期排向水库养鱼
| A.①②③ | B.①④⑤ | C.②③④ | D.③④⑤ |
现有以下几种措施:①对燃烧煤时产生的尾气进行除硫处理;②少用燃煤作燃料;③燃煤时鼓入足量的空气;④开发清洁能源。其中能减少酸雨的措施是( )
| A.①②③ | B.②③④ | C.①②④ | D.①③④ |
下列关于明矾净水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 A.明矾溶于水后,铝离子发生水解,生成氢氧化铝胶体 |
| B.氢氧化铝胶体因吸附溶液中的阳离子而带正电荷 |
| C.带正电荷的氢氧化铝胶粒能吸附水中杂质,并使这些杂质与氢氧化铝胶体一起凝聚而沉降 |
| D.天然水经明矾处理后可除去水中的杂质和细菌,就可以饮用了 |
自然环境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人类不合理地开发和利用自然资源,会对环境造成破坏。寻找源头治理环境是当今化学工作者面临的重要任务。下列有关环境及环境保护方面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 A.重金属污染物,如汞、镉、铅、铬等对水体能造成污染,必须经过处理后才可排放 |
| B.生活污水中所含的氮、磷化合物是植物营养素,过多排放会引起赤潮、水华等 |
| C.向煤中加入适量石灰石,发生反应2CaCO3+O2+2SO2===2CaSO4+2CO2,可大大减少燃烧产物中SO2的量 |
| D.所有白色物质(如:白纸、白面、白布等)遗留在自然界都能引起白色污染 |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 A.煤转化为煤气后燃烧,可以提高燃烧效率 |
| B.在生产、流通和消费等过程中实行“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 |
| C.化石燃料在燃烧过程中能产生污染环境的CO、SO2等有害气体 |
| D.天然气是气体,它不属于化石燃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