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表是根据实验目的,所需选用的试剂与预期的实验结果,正确的是:
|
实验目的 |
试剂 |
预期的实验结果 |
A |
观察根尖分生组织细胞的有丝分裂 |
醋酸洋红 |
染色体被染成红色 |
B |
检测植物组织中的脂肪 |
双缩脲试剂 |
脂肪颗粒被染成红色 |
C |
检测植物组织中的葡萄糖 |
甲基绿 |
葡萄糖与甲基绿作用,生成绿色沉淀 |
D |
观察DNA和RNA在细胞中的分布 |
斐林试剂吡罗红 |
斐林试剂将DNA染成绿色,吡罗红将RNA染成红色 |
人体细胞有46条染色体,其中44条常染色体和2条性染色体,下列表述中不正确的是
A.男性细胞中有一条性染色体来自祖父 |
B.其中一半染色体来自父方,另一半来自母方 |
C.女性细胞中有一条性染色体来自祖母 |
D.常染色体必是来自祖父、外祖父、祖母、外祖母、各占1/4 |
某植物子叶的黄色(Y)对绿色(y)为显性,圆粒种子(R)对皱粒种子(r)为显性。某人用该植物黄色圆粒和绿色圆粒作亲本进行杂交,发现后代(F1)出现4种类型,其比例分别为:黄色圆粒 :绿色圆粒 :黄色皱粒 :绿色皱粒=3 :3 :1 :1。去掉花瓣,让F1中黄色圆粒植株相互授粉,F2的表现型及其性状分离比是
A.24 :8 :3 :1 | B.25 :5 :5 :1 |
C.15 :5 :3 :1 | D.9 :3 :3 :1 |
孟德尔通过豌豆杂交实验揭示了遗传的基本定律。下列相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A.F1自交时,雌、雄配子结合的机会相等 |
B.F1自交后,各种基因型个体成活的机会相等 |
C.F1形成配子时,产生了数量相等的雌雄配子 |
D.F1形成配子时,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组合进入同一配子的机会相等 |
下列关于细胞癌变的叙述,错误的是
A.细胞癌变的根本原因是正常基因突变成原癌基因和抑癌基因 |
B.细胞癌变后,其形态和结构会发生改变 |
C.病毒癌基因可以整合到宿主细胞的基因组中,从而诱发癌变 |
D.原癌基因的主要功能是调节细胞周期,控制细胞生长和分裂的进程 |
下图表示真核细胞一个细胞周期中染色体的行为变化。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b~b可以表示一个完整的细胞周期 |
B.植物细胞中,d~e时期细胞中央将出现细胞板 |
C.mRNA的转录主要发生在c~d时期 |
D.细胞中的DNA含量加倍是在e~a时期,细胞中染色体数目加倍是在b~c时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