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10分)
该图是全球气候变暖成因与危害之间的关系图。
(1)你认为造成全球气候变暖的人为原因是什么?(2分)
(2)根据“全球气候变暖成因与危害之间的关系”图,将“①毁林②极冰融化③沿海低地被淹④燃烧矿物燃料”分别填到下列横线中,以示表格中各字母所表示的内容。
a________;b________;c________;d________。(4分)
(3)全球变暖对局部地区可能带来一些好处,试举例说明。(2分)
(4)谈谈人们为控制CO2排放量应采取哪些措施?(2分)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2014年第9号超强台风“威马逊”先后在海南文昌、广东徐闻和广西防城港三次登陆中国,是1973年以来登陆华南地区的最强台风,也是新中国成立以来登陆广东、广西最强台风。受台风“威马逊”及其残留云系影响,广东省、广西省、海南省、云南省(自治区)154个县(市、区)已有超过1100万人受灾,62人死亡,21人失踪。与此同时,86.2万人紧急转移安置,26.1万人需紧急生活救助,直接经济损失384.8亿元,灾区电力、供水、道路、通信等基础设施损毁严重。
材料二北半球近地面天气系统图(单位:hpa)
(1)台风“威马逊”对应的天气系统是图中的()
A.甲 B.乙
C.丙 D.丁
(2)在7月17日,海南东部大部分地区盛行西北风,则说明台风“威马逊”的中心位于海南省()
A.东部 B.北部
C.南部 D.西部
(3)此时图中②地吹风,④地的天气状况是,试简述其原因。
(4)简述图中⑤地将要经历的天气变化过程。
(5)若图中①③两地纬度相近,同处高纬度,且都为冬季,则气温日较差较小的是处,原因是。
读钓鱼岛附近海底地形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b为某同学绘制的沿甲乙线海底地形剖面示意图,图中距海岸千米附近有明显的差错,理由是。
(2)从海底地形看,钓鱼岛东侧的海底地形主要为,西侧的海底地形为。
(3)简析日本争夺钓鱼岛的地理原因。
读“太阳照射地球示意图”,完成下列问题。
(1)此时北半球节气是_______,判断依据是_______。
(2)此时太阳直射在________上,并开始向________移动。
(3)A点的正午太阳高度角是_______。B点昼长是________小时,________时日落。
(4)此时济南的正午太阳高度角达一年中最________值,过三个月后昼夜长短情况为____。
(5)此时,地球在(近、远)点附近,公转速度较(快、慢)。
(6)(不定项选择)此时( )
A.太阳入射光线与地轴垂直 |
B.晨昏线与极圈相切 |
C.晨昏线与地轴重合 |
D.太阳直射点上入射光线的延长线过地心且与赤道平面有23°26′的夹角 |
读“亚欧大陆轮廓图”,对照四幅气候类型“气温和降水月分配图”完成下列问题。
(1)A地的气候类型是对应右边四副图中的_____________(填上右图中气候类型甲乙丙丁代号,下同)。该气候在世界上分布于盛行_____________风的地区。
(2)地中海沿岸的B地气候类型对应的是右边四副图中的_____________。该地夏季气候的主要特点是_____________。
夏季气候特点的形成原因:。
(3)D地冬季受_____________风的影响,该季风的形成原因是。
其气候特点是________。
(4)图中所示季节为北半球的_____________季,判断理由是_________。
(5)此季节,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容易受到台风天气系统的影响 B.北京日出比上海更迟
C.我国各地都表现出寒冷干燥的气候特点 D.南半球热带草原气候正值雨季
(6)影响一地气候的因素包括()
A.大气环流 B.人类活动
C.太阳辐射 D.自转线速度
读下图回答问题。
(1)图中A、B、C、D四处所绘箭头能正确表示当地风向的是______。
(2)图中②两处就气流运动状况而言,称为__________。就气压状况而言为
(3)天气系统①过境时,常出现的天气是___。
(4)图中①、②两处相比,气温日较差较大的是______,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
(5)图中A、B两处相比,风力较大的是______,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图中M、N两条线属于脊线的是,将可能出现锋面的是______,且为______(冷或暖)锋。该锋过境时,一般常出现_____________天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