该表为三地连续两日日出与日落时刻(北京时间)。据此回答问题。
时间 |
当日 |
次日 |
||
日出 |
日落 |
日出 |
日落 |
|
① |
9:00 |
23:00 |
8:58 |
23:02 |
② |
7:19 |
18:41 |
7:20 |
18:40 |
③ |
5:40 |
18:48 |
5:39 |
18:49 |
三地按纬度由高到低排列正确的是( )
A.①②③ | B.①③② | C.②①③ | D.③①② |
若③地为北京,则此时( )
A.太阳直射点位于南半球且向北移动 |
B.地球公转速度逐渐加快 |
C.北极圈内极昼的范围逐渐扩大 |
D.各地昼夜长短相差最小 |
下图是太阳直射点在地球表面移动示意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直射点在④处时,应是6月22日前后 |
B.直射点位于⑤处时,节气是秋分日 |
C.直射点位于①处时,节气是春分日 |
D.直射点从①处到③处期间,我国各地得到的太阳辐射能越来越多。 |
上题图中,当太阳直射点由②向③移动时,关于 地球公转速度叙述正确的是()
A.越来越快 | B.越来越慢 |
C.慢——快——慢 | D.快——慢——快 |
读“地球自转线速随纬度变化”(图甲)和“地球公转速度变化”(图乙)。图甲M点的纬度、图乙N点对应的时间分别是()
A.30 1月初 | B.60 7月初 |
C.60 1月初 | D.30 7月初 |
当地球公转速度为N时()
A.郑州市民——欢度春节 |
B.洛阳市民——欣赏牡丹 |
C.黑龙江——银装素裹 |
D.悉尼——较冷季节 |
下列四幅图中,能正确表示地球自转方向的是()
太阳大气从里到外分为()
A.色球、光球、日冕三层 | B.光球、色球、日冕层 |
C.日冕、色球、光球三层 | D.色球、日冕、光球层 |
维持地表温度,促进地球上水、大气、生物活动和变化的主要动力是()
A.重力能 | B.太阳能 |
C.风能 | D.生物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