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口红利期,一国工作年龄人口占比高,储蓄意愿高,因此劳动力成本和资金成本(利率)低廉,推动经济增长和资产价格上涨;而当人口结构进入拐点,工作年龄人口占比萎缩,储蓄率降低,劳动力成本和资金成本迅速上升,经济增速和资产价格均面临下调压力。结合该图回答问题。人口结构进入拐点,自此经济增速和资产价格都会开始下滑;中国与日本相比,工作年龄人口占比拐点将晚于日本多少年出现
A.5年 | B.10年 | C.25年 | D.35年 |
到2040年,右图中的国家所面临的人口老龄化问题最严重的是
A.日本 | B.美国 | C.印度 | D.中国 |
下列措施中能够长期比较稳定地保持一个国家人口红利期的合理做法是
A.延长现有人口的工作年龄 |
B.严格限制人口的增长 |
C.大规模地吸收移民 |
D.根据国情控制合理的人口自然增长率 |
2015年11月4至8日,中央气象台播报我国东部地区将出现一次大范围明显降水过程,西北地区东部、华北南部、黄淮、江淮、汉水流域、江南北部等地有中到大雨,局部地区有暴雨。农业专家称这次降水对冬小麦产区而言“北方喜南方优”。下图为“我国小麦生产区分布图”。据此完成下列问题。对于此次降水过程,图中①②③④四处小麦产区,应采取的农业措施正确的是()
A.①降水到来前,做好抢收工作 |
B.②及时播种小麦,移栽油菜 |
C.③查苗补种,确保苗齐苗全 |
D.④利用墒情改善,培养壮苗 |
我国华北地区,每年入冬,在日平均气温3℃左右时,要对小麦田冬灌。下列关于冬灌作用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A.使地下水位上升,减轻土壤此生盐碱化 |
B.提高土壤墒情,防止春旱 |
C.保护表层土壤,减少风力侵蚀 |
D.缓和地温的剧烈变化,防止冻害 |
读下图“世界某区域图及图示岛屿自然景观图”,完成下列问题。下列关于图示区域的描述,正确的是()
A.位于印度洋东部海域 |
B.是印度洋通向红海和东非的海上交通要道 |
C.北与非洲隔海相望 |
D.冬季有索马里寒流流经 |
根据图示信息推测该岛的气候特征及成因()
A.寒冷干燥极低高压控制 |
B.高温多雨西南季风影响 |
C.炎热干燥信风和寒流的影响 |
D.温和湿润西风带控制 |
抚养比是指非劳动力人口数与劳动力人口数之间的比率。老年抚养比=(65岁以上人口数/15~64岁人口数) ×100%;少年抚养比=(0~14岁少年儿童人口数∕15~64岁人口数)×100%。抚养比高于50%,表明人口结构呈现劣势。下图为“我国总抚养比、少儿抚养比、老年抚养比随时间变化图”。据此完成下列问题。下列关于图中各阶段人口问题的叙述,正确的是()
A.2000年之前,人口增长速度慢,儿童入学难 |
B.2000—2030年,经济增长速度快,劳动力缺乏 |
C.2030年之后,人口增长速度快,养老负担重 |
D.2000年与2030年人口抚养比均为50%,人口年龄结构相同 |
我国人口老龄化已进入快速增长时期,下列哪些措施利于应对人口老龄化()
①健全养老制度 ②延迟退休 ③鼓励生育
④加快经济发展速度 ⑤接纳海外移民
A.①②④ | B.②③④ |
C.①②⑤ | D.①②③ |
下图为中国某平原城市城区7月地表平均温度分布图。读图,回答下列各题。该地区地表温度的()
A.高低变化与地表起伏呈正相关 |
B.高值区变化是气候变暖的结果 |
C.低值区是河流或绿地影响的结果 |
D.差异可导致地面风从城区吹响郊区 |
据图可以推断,从1982年到2004年该城区()
A.建筑物占地面积增加 |
B.南北部道路密度差异加大 |
C.商业区向城区中心集中 |
D.空间形态没有发生变化 |
下图为某半岛区域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各小题。公路在甲段有多处连续弯曲,最可能的原因是该路段()
A.沿线风景优美,为方便游客观景 |
B.生态环境脆弱,为保护生物资源 |
C.聚落人口密集,为增加交通流量 |
D.地形高差较大,为减缓公路坡度 |
乙城市是图示区域中规模最大的聚落和著名疗养城市,据此判断其形成的主要区位条件是()
A.地形平坦宽广,交通便,风景好 |
B.周围地貌多样,耕地多,产粮足 |
C.全年降水丰富,水质好,资源丰 |
D.地处沿海地区,暖流强,气温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