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200匝,面积20cm2的均匀圆线圈,放在匀强磁场中,磁场方向与线圈平面成300角。若磁感应强度在0.05s内由0.1T增加到0.5T,则在此过程中,穿过线圈的磁通量的变化量是 ,磁通量的变化率是 ,线圈中的感应电动势为 。
已知地面附近高度每升高m,大气压降低
mmHg.为了观测大气压这一微小变化,某实验小组巧妙地设计了如图所示的一个实验,在一个密闭的玻璃瓶的塞子上插入一根两端开口且足够长的细玻璃管,瓶内有一定量的水和空气.由于内外压强差,细玻璃管内水面a将与瓶内有一定的高度差.(不计水面升降引起的瓶内空气体积的变化,水银的密度为13.6×103kg/m3)
(1)该小组成员选择瓶内装水而不装水银的主要原因是 .
(2)现将玻璃瓶放置在地面上,记录此时管内水面a的位置,再将玻璃瓶放到离地m的讲台上时,则玻璃管内水面将 (上升,下降) mm;(设温度保持不变)
(3)小组成员想用此装置来测量高度.先将此装置放在温度为27℃、大气压为mmHg的A处,测得水柱的高度
mm.然后将装置缓慢地平移另一高度的B处,待稳定后发现水柱升高了
mm,已知B处比A处的温度高1℃,则AB间高度差为 m;
在测油酸分子大小的实验中,具体操作如下:
A.取油酸1ml注入250ml的量杯内,然后向杯中加入酒精,直到液面达到250ml的刻度为止,并使油酸在酒精中充分溶解,形成酒精油酸溶液; |
B.用滴管吸取制得的洒精油酸溶液逐滴滴入量筒,记录滴入的滴数直到量筒达到1ml为止,恰好共滴了100滴。 |
C.在水盘内注入蒸馏水,静置后用滴管吸取酒精油酸溶液,轻轻地向水面滴一滴溶液,酒精挥发后,油酸在水面上尽可能地散开,形成一油膜。 |
D.测得此油膜面积为8×102cm2。 |
(1)中学课本中,这种粗测油酸分子大小的方法叫做______法,让油酸尽可能地在水面上散开,使其形成_____层油膜。如果把分子看作球形,这层油膜的厚度可视为油酸分子的____。
(2)利用相关数据可求得油酸分子直径为________m。(取一位有效数字)
有甲、乙、丙三个同学根据不同的实验条件,进行了“探究平抛运动规律”的实验:
(1)甲同学采用如图(1)所示的装置.用小锤打击弹性金属片,金属片把A球沿水平方向弹出,同时B球被松开,自由下落,观察到两球同时落地,改变小锤打击的力度,即改变A球被弹出时的速度,两球仍然同时落地,这说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乙同学采用如图(2)所示的装置.两个相同的弧形轨道M、N,分别用于发射小铁球P、Q,其中N的末端与可看作光滑的水平板相切;两轨道上端分别装有电磁铁C、D;调节电磁铁C、D的高度,使AC=BD,从而保证小铁球P、Q在轨道出口处的水平初速度v0相等,现将小铁球P、Q分别吸在电磁铁C、D上,然后切断电源,使两小铁球能以相同的初速度v0同时分别从轨道M、N的下端射出.实验可观察到的现象应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仅仅改变弧形轨道M距离与轨道N相切的水平板的高度,重复上述实验,仍能观察到相同的现象,这说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在研究电磁感应现象实验中。
⑴为了能明显地观察到实验现象,请在如图所示的实验器材中,用实线连接成相应的实物电路图。
⑵将原线圈插入副线圈中,闭合电键,副线圈中感应电流与原线圈中电流的绕行方向相同的实验操作是()
A.插入软铁棒 | B.拔出副线圈 |
C.使变阻器阻值变大 | D.断开电键 |
利用如图所示装置进行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的实验时,需要测量物体由静止开始自由下落到某点时的瞬时速度v和下落高度h.某班同学利用实验得到的纸带,设计了以下四种测量方案:
A.用刻度尺测出物体下落的高度h,并测出下落时间t,通过v=gt计算出瞬时速度v. |
B.用刻度尺测出物体下落的高度h,并通过v=![]() |
C.根据做匀变速直线运动时纸带上某点的瞬时速度,等于这点前后相邻两点间的平均速度,测算出瞬时速度v,并通过h=![]() |
D.用刻度尺测出物体下落的高度h,根据做匀变速直线运动时纸带上某点的瞬时速度,等于这点前后相邻两点间的平均速度,测算出瞬时速度v. |
以上方案中只有一种正确,正确的是________.(填入相应的字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