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图是中国邮政发行的一个纪念首日封,图中所示的历史事件(1978年全国科学大会)发生的历史背景是( )
| A.邓小平正式提出“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论断 |
| B.粉碎“四人帮”后,拨乱反正工作正在进行 |
| C.《十二年科技发展远景规划》制订 |
| D.国家“科教兴国”战略开始实施 |
斯塔夫里阿诺斯在《全球通史》中写道:“除了文化上的成就外,宋朝时期值得注意的是,发生了一场名副其实的商业革命,对整个欧亚大陆有重大意义。”下列图片与这一论断无关的是()
明清时期(鸦片战争之前),中国在农耕文明轨道上发展到一个新的高峰,并分离出一些迥异于传统经济模式的变异,这些变异带有向工业文明演进的趋向。其中“迥异于传统经济模式的变异”主要是指()
| A.私营手工业占据了主导地位 |
| B.“机户出资,机工出力”的雇佣关系 |
| C.江南出现以经济功能为主的工商业市镇 |
| D.白银逐步成为普遍流通的货币 |
《汉书·食货志》记载:“贾人有市籍,及家属,皆无得名田,以便农。敢犯令,没人田货。”该禁令的主要目的是()
| A.限制商人经营范围 | B.增加赋税收入 |
| C.加强商人户籍管理 | D.保护小农经济 |
东汉学者班固在《西都赋》中描绘长安“街衢洞达,闾阎且千。九市开场,货别隧分”。这里的“九市”是指()
| A.政府严格管理的正规市场 | B.物流通畅的草市 |
| C.多个繁华的商业市镇 | D.工官监管的夜市 |
传统文化是现代流行文化的重要灵感源泉。《青花瓷》这首歌在同学们中间广为传唱,“素坯勾勒出青花笔锋浓转淡”“色白花青的锦鲤跃然于碗底”,传神地表达了青花瓷的特点。下列关于青花瓷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青花瓷的出现要早于青瓷、白瓷 |
| B.青花瓷的烧制成功,使瓷器与书画的结合更为紧密 |
| C.青花瓷是一种彩瓷,景德镇是其重要产地 |
| D.元代以后,包括青花瓷在内的瓷器大量销往海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