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阅读下面的古代一首宋词,回答后面的问题。
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     辛弃疾
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
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可怜白发生!
这首词描绘的是军旅生活,具体写了哪些情景?(每一情景的概括限两字)
“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可怜白发生”一句表达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科目 语文   题型 诗歌鉴赏   难度 容易
知识点: 文言虚词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古诗词曲,精粹赏析。

①根据图片和汉字提示填写对应诗句。

②下列各句鉴赏有误的一项是   

A.《十五从军征》以白描手法勾勒了一个应征多年老兵的回乡见闻。

B.《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是辛弃疾著名的怀古咏志之词。全词简洁明快,层次分明,以三问三答来结构全篇,相互呼应。

C.元代文学家张养浩的《山坡羊•潼关怀古》是一首小令,其中“山坡羊”是词牌名,“潼关怀古”是题目。

D.秋瑾的《满江红》这首词是1903年中秋时节作者寓居北京时所作。词的上片,从客居京华写起,点明时值中秋佳节。下片转为抒情,格调高昂激越。

③《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中的“天下事”是指   

阅读古诗文,回答各小题。

【古诗赏析】

山坡羊•潼关怀古

张养浩

峰峦如聚,波涛如怒.

山河表里潼关路。

望西都,意踌躇。

伤心秦汉经行处,宫阙万间都做了土。

兴,百姓苦;亡,百姓苦。

请自选角度品析"峰峦如聚,波涛如怒,山河表里潼关路"句中的加点字。

阅读下面这首诗,回答问题。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北风卷地百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散入珠帘湿罗幕,狐裘不暖锦衾薄。

将军角弓不得控,都护铁衣冷难着。

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

中军置酒饮归客,胡琴琵琶与羌笛。

纷纷暮雪下辕门,风掣红旗冻不翻。

轮台东门送君去,去时雪满天山路。

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

(1)这首诗的作者是唐代诗人    (人名)。

(2)说说你对这首诗题目的理解。

(3)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这首诗从"风"写起,一个"卷"字,一个"折"字,就写出了风之大、风之猛,表现出塞北之风的狂暴肆虐。

B.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将梨花比作雪花,设喻新颖,造语奇警,不落窠白,充满了浪漫的想象,成为千古传诵的名句。

C.

"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写送行者目送行人远去,直到无法望见,却还在凝望留在雪地上的马蹄印迹,言尽而意无穷。

D.

这首诗气势宏大,笔力矫健,流畅洒脱,意气飞扬,离愁别绪中富有豪迈气慨,是边塞诗中的佳作。

阅读古诗,完成问题。

己亥杂诗(其五)

【清】龚自珍

浩荡离愁白日斜,吟鞭东指即天涯。

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1)诗的前两句,描绘了“   ”和“   ”两幅实景,相反相成,互为映衬,是诗人当时心境的真实写照。

(2)品读诗文,补全下表中的批注内容。

归类摘抄

批注

诗句

修辞

内容

主题

落红不是无情物,

化作春泥更护花。

(龚自珍《已亥杂诗》)

(1)

(2)

(3)

山重水复疑无路,

柳暗花明又一村。

(陆游《游山西村》)

对偶

青山接着青山,水路往复回环,小路曲折,对偶像是陷入绝境,却忽然在转弯处看到另一个美妙去处。

表达作者对山西村自然美景的喜爱之情,蕴含着“人处于困境中,只要坚持不懈,就有可能绝处逢生”的哲理。

今年是建党100周年,铜仁市某中学准备开展以"读唱红色经典,传承中国精神"为主题的活动,请你参与并完成下列任务。

经典诵读。

我爱这悲哀的国土

古老的国土

--这国土

养育了为我所爱的

世界上最艰苦

与最古老的种族

--艾青《北方》

情感是诗歌与其他文学样式的主要区别,你该用怎样的情感诵读所节选的诗歌呢?请你选出判断有误的一项(  )

A.

诗歌抒写了国家民族的苦难、悲伤,所以"悲哀""最艰苦"要重读。

B.

诗歌传达出极为深厚的爱国之情,所以"爱"要重读,读得真挚而深情。

C.

诗歌具有凝重、深厚而又大气的风格,所以要读得深沉凝重,语速要缓。

D.

诗歌形式自由,不注重诗句的韵脚和字数、行数的整齐划一,所以不需要读出节奏感。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