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图是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的装置。
(1)写出①和⑤标号仪器的名称:
① ;
⑤ ;
(2)能用排水法收集氧气的原因是 ;
(3)用排水法开始收集氧气的适宜时刻是 。
(4)以下是实验步骤,将步骤的序号按正确的先后次序排列为 。
A点燃酒精灯加热 B检查气密性 C熄灭酒精灯 D向试管中装入药品
E收集气体 F将试管固定在铁架台上 G从水中撤离导管
(5)如果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并用排水法收集氧气的过程中,出现了下面的现象,请你指出其中的原因:
①实验结束后,收集的氧气不纯
②收集不到氧气 。
(6)如下图所示装置可用于收集氧气,请回答下列问题。
①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氧气,则氧气应从 端导管通入。若要检查已收集满氧气,可将带火星的木条放在 端导管口处;
②若用排水法收集氧气,可使集气瓶中装满水,氧气从 端导管通入。
在通常状态下,氨气(NH 3)是一种无色、具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密度比空气小,极易溶于水,溶于水后可
得到氨水。
(1)如图甲所示,A、B试管中各有一团用无色酚酞试液湿润过的棉花,实验前止水夹处于关闭状态。实验时,将少量浓氨水滴在A试管的棉花上,观察到白色棉花变红,说明氨水呈碱性。再打开止水夹,几秒钟后观察到的现象是 ,说明氨气分子在运动。
(2)氨气在纯氧中燃烧的化学方程式是4NH 3+3O 2 2N 2+6H 2O,把图乙中第三个方框补充完整。
如图是铁、盐酸、氢氧化钙、硫酸铜和氯化镁五种物质的反应与转化关系,“﹣”表示两种物质之间能发生化学反应,“→”表示在一定条件下的物质转化。
(1)A物质是 (填化学式)。
(2)C与E反应的基本类型是 。
(3)从物质反应规律分析,在单质、氧化物、酸、碱和盐中,能与B反应生成D的物质有 (填序号)。①2类 ②3类 ③4类 ④5类
如图是用铜丝绕成的锥形螺旋罩,置于酒精灯火焰上方。随着铜丝罩的垂直下移,可观察到酒精灯火焰越来越小,最终完全熄灭。
(1)铜丝在空气中受热,表面会产生黑色的 (填化学式)。
(2)表面变黑的铜丝下移过程中遇到酒精蒸气,又会变光亮的红色,这是因为黑色物质发生了 反应。(填“氧化”或“还原“)
(3)铜丝具有良好的导热性,能将热量很快散失,使酒精蒸气的温度低于 ,从而使酒精灯火焰熄灭。
有一包白色固体可能含有碳酸钠、硫酸钠、硝酸钡、氢氧化钠中的一种或几种,某科学兴趣小组为探究其成分做了以下实验:
①取少量固体于烧杯中,加足量的水溶解,烧杯内有固体残留并得到无色溶液甲;
②取少量无色溶液甲于试管中,滴加酚酞溶液,溶液不变色;
③继续向①的烧杯中滴加稀硝酸并不断搅拌,烧杯内固体的质量随加入稀硝酸质量的变化如图所示。
(1)仅通过①可以得出的结论是:原白色固体中一定有 ;
(2)无色溶液甲中一定不存在的物质是 (填字母)
A.碳酸钠 B.硫酸钠 C.硝酸钡 D.氢氧化钠
A、B、C、D是初中科学常见的四种物质,其中A、B属于相同物质类别的化合物,C、D物质类别不同,它们之间的转化和反应关系如图,图中"→"表示某一种物质经一步反应可转化为另一种物质,"一"表示相连两物质能发生化学反应,部分反应物、生成物及反应条件已略去。请回答:
(1)若C是二氧化碳,B是氢氧化钙,则B→A的化学方程式是 ;
(2)若C是锌,A和B都属于酸,写出D可能的化学式 (物质类别不同的两种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