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常温下,发生下列几种反应:① 16H+ + 10Z— + 2XO4—= 2X2+ + 5Z2 +8H2O
② 2A2+ + B2 = 2A3+ + 2B— ③ 2B— + Z2 = B2 + 2Z—
根据上述反应,判断下列结论中错误的是:
A 溶液中可发生:Z2 + 2A2+ = 2A3+ + 2Z— B Z2在①、③反应中为还原剂
C 氧化性强弱的顺序为:XO4—>Z2>B2>A3+ D X2+是XO4—的还原产物
某无色溶液中可能含有I-、NH+4、Cu2+、SO32-,向该溶液中加入少量溴水,溶液仍呈无色,则下列关于溶液组成的判断正确的是
①肯定不含I-;②肯定不含Cu2+③肯定含有SO32-④可能含有I-
⑤可能含有SO32-
A.①②③ | B.②④⑤ | C.①②⑤ | D.②③④ |
120 mL含有0.20 mol碳酸钠的溶液和200 mL盐酸,不管将前者滴加入后者,还是将后者滴加入前者,都有气体产生,但最终生成的气体体积不同,则盐酸的浓度合理的是
A.2.0mol/L | B.1.8 mol/L | C.0.18 mol/L | D.0.24mol/L |
X、Y、Z三种短周期非金属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原子的半径:Y大于Z |
B.氢化物的稳定性:X高于Y |
C.高价氧化物水化物的酸性:X大于Y |
D.原子序数:Z=Y+7 |
某溶液中含有的溶质是FeBr2、FeI2,若先向该溶液中通入一定量的氯气,再向反应后的溶液中滴加KSCN溶液,结果溶液变为红色,则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原溶液中的Br-一定被氧化 |
B.通入氯气之后原溶液中的Fe2+一定被氧化 |
C.不能确定通入氯气之后的溶液中是否存在Fe2+ |
D.若取少量所得溶液,再加入CCl4溶液,静置、分液,下层溶液呈紫红色 |
硫酸铝、硫酸钾、明矾三种物质组成的混合物中,当SO42-的浓度为0.20 mol·L-1时,加入等体积的0.20 mol·L-1的KOH溶液(混合溶液体积变化忽略不计),使生成的白色沉淀恰好溶解,那么反应前溶液中K+的浓度为
A.0.20 mol·L-1 | B.0.25 mol·L-1 | C.0.225 mol·L-1 | D.0.45 mol·L-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