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请仔细阅读下面短文,并完成文后问题。
蜡烛能点亮电灯
铅笔芯是石墨制成的,能导电,小明根据课本中的“想想做做”,利用铅笔芯连成如图6-3-10所示的电路,当他改变连入电路中的铅笔芯的长度时,发现灯泡的亮度发生了改变。他想:如果铅笔芯的温度改变,电阻的大小是否改变呢?如果电阻受温度的影响,是温度升高时电阻变大呢。还是温度升高时电阻变小?为了检验自己的想法,他继续进行以下实验探究:调节连入电路中铅笔芯的长度刚好使小灯泡不发光,然后点燃一根蜡烛加热铅笔芯,小灯泡随着铅笔芯温度的升高开始发光了,蜡烛一旦熄灭,小灯泡也慢慢不发光了。小明思考了一下,知道了自己的哪个猜想是正确的了。

图6-3-10
(1)通过体验小明的探究过程,你能分析归纳出什么结论?
(2)你认为这个结论有什么应用?请举一例。
(3)小明在整个探究过程中,大致经历了怎样的思维程序?

科目 物理   题型 选择题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控制变量法与探究性实验方案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下列是与“热”有关的物理现象,其中说法正确的是()

A.把冰放在手心,感到冷,是因为冰的内能为0
B.热传递过程中,温度高的物体将热量传递给温度低的物体
C.用电风扇吹风能使人感到凉爽,这是因为电风扇降低了空气的温度
D.汽油机的压缩冲程主要是用热传递的方式增加了气缸内物质的内能

下列与分子有关内容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清晨荷叶上的露珠呈球形是由于分子间存在引力
B.扩散现象证明了分子间存在间隙
C.热水的分子运动比冷水分子运动快,因此热水内能大于冷水内能
D.“ 花气袭人知骤暖”中“花气袭人”是因为分子的热运动

单缸四冲程内燃机的四个冲程的示意图如图所示,下列关于这种内燃机一个工作循环中四个冲程的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A.丙、丁、乙、甲 B.乙、丁、甲、丙
C.乙、甲、丁、丙 D.甲、乙、丙、丁

《舌尖上的中国2》聚焦于普通人的家常菜,让海内外观众领略了中华饮食之美.如图所示,通过煎、炒、蒸、拌烹调的四种美食中所包含的物理知识,认识正确的是()

A.煎:煎锅一般用铁制造,主要是利用了铁的比热容大
B.炒:主要是通过做功的方式使藜蒿和腊肉的内能增加
C.蒸:是通过热传递和高温水蒸气液化放热,使榆钱饭蒸熟
D.拌:香葱和豆腐要拌着才能入味,说明分子没有做无规则运动

甲乙两台柴油机,甲的效率低于乙的效率,意义是 ()

A.甲的功率大于乙的功率
B.甲消耗的燃料多于乙消耗的燃料
C.乙将燃料燃烧放出的能变成有用功的那部分能的比例比甲大
D.工作相同时间甲消耗的燃料一定比乙少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