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N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常温下,3.9g Na2O2与足量的水反应,转移的电子数为0.1 NA |
B.100 mL 1 mol·L-1 Na2CO3溶液中含有的阴离子数大于0.1NA |
C.25℃时,pH=13的Ba(OH)2溶液中含有的OH-数目为0.1NA |
D.标准状况下,0.56 L的四氯化碳中含有的C—Cl数为0.1NA |
实验室中以下物质的贮存方法,不正确的是
A.保存硫酸亚铁溶液时,要向其中加入少量硫酸和铁粉 |
B.少量金属钠保存在煤油中 |
C.少量液溴可用水封存,防止溴挥发 |
D.浓硝酸用带橡胶塞的细口、棕色试剂瓶盛放,并贮存在阴凉处 |
进行化学实验,观察实验现象.通过分析推理得出正确的结论是化学学习的方法之一。对下列实验操作和事实的解释正确的是
A.某学生用pH试纸测新制氯水的pH值,先变红后褪色,是因为Cl2有强氧化性 |
B.加热碳酸氢钠固体,质量变轻,说明碳酸氢钠不稳定 |
C.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溶液时发现浓度偏低,可能由于配制溶液所用的容量瓶事先未干燥 |
D.将铜片放人浓硫酸中,无明显实验现象,说明铜在冷的浓硫酸中发生钝化 |
下列各组元素性质递变错误的是
A.Li、Be、B原子最外层电子数逐渐增多 |
B.Li、Na、K的金属性依次增强 |
C.P、S、Cl最高正价依次升高 |
D.N、O、F氢化物的稳定性依次减弱 |
物质发生化学变化时,反应前后肯定不变的是
①电子总数②原子总数③质子总数④物质的总质量⑤物质的总能量⑥物质的种类
A.①②③④⑤ | B.①②③④ | C.②⑤⑥ | D.③④⑤⑥ |
下列有关物质性质的运用正确的是
A.Na2O2与CO2反应放出的氧气:供矿山、坑道等地方呼吸之用 |
B.纯碱:洗涤餐具上的油污 |
C.三聚氰胺含有化合态的氮元素:补充人体蛋白质 |
D.二氧化硫:用于制作馒头的增白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