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质点a做简谐运动的图象如图4所示,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
图4
A.质点的振幅为4 cm |
B.质点的振动频率为0.25 Hz |
C.质点在10 s内通过的路程是20 cm |
D.质点从t=1.5 s到t=4.5 s的过程中经过的路程为6 cm |
如图所示,带支架的平板小车沿水平面向左做直线运动,小球A用细线悬挂于支架前端,质量为m的物块B始终相对于小车静止地摆放在右端。B与小车平板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若某时刻观察到细线偏离竖直方向θ角,则此刻小车对物块B产生的作用力的大小和方向为
A.![]() |
B.![]() ![]() |
C.![]() |
D.![]() |
汽车在水平路面上从静止开始做匀加速直线运动,t1末关闭发动机,做匀减速直线运动,t2末静止,其v-t图象如图所示,图中α<β,若汽车牵引力做功为W,平均功率为P;汽车加速和减速过程中克服摩擦力做功分别为W1和W2,平均功率分别为P1和P2,则
A.W1+W2<W | B.W1<W2 | C.P=P1 | D.P1=P2 |
如图所示,轻质刚性弹簧两端拴接着可看作质点的小球A和B.当两球静置于内壁光滑半径为R的半球形容器内时,两球之间的距离为R,小球球心与弹簧轴芯所连的直线与水平方向夹角
=300,则A、B两小球的质量之比为
A.B.2
C.2D.
有一种新型交通工具如图,乘客的座椅能始终保持水平,当此车加速上坡时,乘客是
A.处于失重状态 | B.处于超重状态 | C.受到向前的摩擦力 | D.受到向后的摩擦力 |
了解物理规律的发现过程,学会像科学家那样观察与思考往往比掌握知识更重要,下列说法不符合物理学史实的是:
A.法拉第最早提出电场的概念,并提出用电场线表示电场 |
B.牛顿通过“理想斜面实验”,推翻了亚里斯多德的“力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 |
C.库仑总结出了真空中静止点电荷之间相互作用的规律 |
D.美国物理学家密立根最早用油滴实验精确地测出了元电荷e的电荷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