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过滤操作中不正确的是( )
A.滤纸应紧贴漏斗内壁并用少量水润湿,使滤纸与漏斗之间没有气泡 |
B.漏斗下端管口应紧靠烧杯内壁 |
C.倒入漏斗的过滤液的液面应高于滤纸边缘 |
D.要沿着玻璃棒慢慢向漏斗中倾倒过滤液 |
已知:2Fe2++Br2=2Fe3++2Br-,2Fe3++2I-=2Fe2++I2。向FeI2、FeBr2的混合溶液中通入适量氯气,溶液中某些离子的物质的量变化如下图所示。下列有关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还原性:I->Fe2+>Br- |
B.原混合溶液中FeBr2的物质的量为6 mol |
C.当通入2 mol Cl2时,溶液中已发生的离子反应可表示为:2Fe2++2I-+2Cl2===2Fe3++I2+4Cl- |
D.原溶液中:n(Fe2+)∶n(I-)∶n(Br-)=2∶1∶3 |
已知1 g氢气完全燃烧生成液态水时放出热量143 kJ,18 g水蒸气变成液态水放出44kJ的热量。其它相关数据如下表:
O=O(g) |
H-H(g) |
H-O(g) |
|
1mol化学键断裂时需要吸收的能量/kJ |
496 |
X |
463 |
则表中X为
A.920 kJ B.557 kJ C.436 kJ D.188 kJ
以下实验:①为检验RX是碘代烷,将RX与NaOH水溶液混合后再加入AgNO3溶液;②实验室里用无水乙醇和浓硫酸共热至140℃制乙烯;③用锌与稀硝酸反应制取氢气,用排水法收集氢气;④在试管中加入2mL 10%的CuSO4溶液,滴入2%的NaOH溶液4~6滴,振荡后加入乙醛溶液0.5mL,加热至沸腾来检验醛基⑤为检验淀粉已水解,将淀粉与少量稀硫酸加热一段时间后再加入银氨溶液,水浴加热。其中可能失败的实验是
A.①②③④⑤ | B.①④⑤ | C.③④⑤ | D.③⑤ |
在一体积可变的密闭容器中,加入一定量的X、Y,发生反应mX(g)nY(g)△H =" Q" kJ·mol-1。反应达到平衡时,Y的物质的量浓度与温度、气体体积的关系如下表所示: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m>n |
B.Q<0 |
C.温度不变,压强增大,Y的质量分数减少 |
D.体积不变,温度升高,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 |
下列实验现象所对应的离子方程式不正确的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