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世纪末,维新运动兴起的原因和条件包括
①早期改良主义思潮的影响
②甲午战争加深了民族危机
③近代民族工业的初步发展
④资产阶级开始登上政治舞台
| A.①②④ | B.②③④ | C.①②③ | D.①②③④ |
苏格拉底提出一个重要的命题“美德即知识”。他强调这一命题的主要目的是()
| A.阐释智者学派的主张 | B.重建社会道德价值观 |
| C.普及人文哲学知识 | D.反对直接民主制度 |
王夫之:“天下唯器而已矣”,“无器而道毁”,“无其器则无其道”。文中的“器”指()
| A.客观存在的事物 | B.认得感知器官 |
| C.万物发展的规律 | D.试验的仪器 |
《明夷待访录》中载:“为天下之大害者,君而已矣!”这反映了()
| A.农民反封建的强烈愿望 |
| B.封建社会末期商品经济的发展要求 |
| C.知识分子参与政权的愿望 |
| D.市民阶层对西方民主政治的渴望 |
从图1到图2体现了儒学有了怎样的发展()
①吸收了佛教和道教的思想
②完成了儒学哲学化、思辨化的过程
③更加强调伦理道德规范
④具有浓郁的人文主义精神
| A.①②③ | B.②③④ | C.①③④ | D.①② |
王阳明“心学”与朱熹理学同属于理学的不同流派,但与其不同的是()
| A.认为伦理道德即是“天理” |
| B.是主观唯心主义思想,主张“人心”是万物本原 |
| C.倡导用道德标准支配人的行为 |
| D.坚持“性善论”和“仁”的思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