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图,民族团结、国家统一是我国历史发展的主流。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右图是某老师所绘的《唐蕃关系示意图》:
材料二:元朝的统一给各族人民相互交往和学习提供了有利的环境。蒙古等族人民成批迁往内地,汉族人也大量来到边疆,契丹、女真等族人民早已进入黄河流域,各族人民杂居相处,互通婚姻,逐渐融合。当时,许多阿拉伯人、波斯人迁入中国,同维吾尔、蒙、汉等民族逐步融合,形成一个新的民族--回族。
--摘编自中学历史课本
材料三:17 世纪,漠西蒙古准噶尔部的噶尔丹勾结沙俄,大搞分裂,发动叛乱。康熙帝三次率军亲征,大败噶尔丹。18 世纪,回部首领大、小和卓发动叛乱,乾隆帝派兵平息。接着,清朝设置伊犁将军,管辖整个新疆地区。
--摘编自中学历史课本
(1)材料一表明,唐朝和吐蕃之间友好交往的主要形式有哪些?吐蕃是我国哪个民族的祖先?
(2)依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元朝时期我国民族关系的发展有何特点?原因是什么?
(3)依据材料三,概括归纳噶尔丹的分裂阴谋不能得逞的主要原因。清朝设置伊犁将军有何重要意义?
美国、俄罗斯(前苏联的主要继承者)是当今世界上具有巨大影响力的两个大国。根据所学内容,完成下列探究任务。
【步骤一】解读材料,走进历史
美俄关系一直是世界大国关系中最重要的关系之一。曾经他们一度成为了同仇敌忾的盟者,当把敌人打败后,他们却又变成了势均力敌的仇者,美洲的古巴、亚洲的阿富汗都留下了他们争霸的痕迹。也许在《赫鲁晓夫和美国总统肯尼迪的较量》的漫画中,赫鲁晓夫的大汗淋漓就已经暗示了最终的结局,美国如愿以偿成为世界上惟一的超级大国,然而,俄罗斯作为前苏联的主要继承者也是一支不可轻视的力量。军事实力的强大,仍使俄国成为牵制美国的重要力量。
⑴“曾经他们一度成为了同仇敌忾的盟者,当把敌人打败后,他们却又变成了势均力敌的仇者”,他们“成为了同仇敌忾的盟者”和正式成为“仇者”的标志性事件分别是什么?
⑵“赫鲁晓夫的大汗淋漓就已经暗示了最终的结局”,二战后美苏之间的冷战和争霸最终结束的标志是什么?
【步骤二】画面回放,再现历史
材料一:如图
材料二:2005年6月7日,为了纪念这位沙皇在世界近代史上作出的巨大贡献,俄罗斯政府在莫斯科红场旁边竖立起了沙皇亚历山大二世的首座塑像。在揭幕仪式上,卢日科夫市长说:“今年俄罗斯人民有幸经历了本国历史上和文化界的一件大事,经过艺术家们的努力,沙皇亚历山大二世的首座塑像终于在莫斯科落成了。政府竖立他的塑像是为了向这位曾经解放了千百万俄国农奴的勇敢改革者致敬,正是沙皇亚历山大二世的改革,最终引领俄罗斯抛弃了落后的社会制度。”
⑶通过材料分析美国和俄国分别通过什么历史事件走上了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
⑷自由女神像是美国的象征,她一手是高举火炬,一手紧握一本书。这本书是哪部文献?
【步骤三】关注现实,展望未来
⑸让历史告诉未来,请你就美俄关系的发展前景发表你的见解。
看图说话。
图一:
⑴图中箭头所指的路线是古代哪条交通要道?汉代哪一位人物为此道路的开辟作出了杰出贡献?
⑵根据图示,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这条交通线在当时起到了什么作用。
图二:
⑶图二是明代某船队远洋航行的路线图,带领船队远洋航行的航海家是谁?
⑷该船队最远到达了什么地方?
图三:
⑸图三是新航路开辟示意图。发现美洲大陆的是谁?
⑹上述三图所示内容有什么共同的积极作用?
统治者采取的不同经济政策,直接影响着经济的发展水平。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生产粮食和布帛多的人,免除劳役。从事商业而贫穷的人,全家罚作奴隶。
——北师大版《历史》七年级上册
⑴上述材料是哪次改革的内容?这一改革有何意义?(2分)
材料二北宋时期,国家财政收入的百分之八十左右来自淮河以南地区。淮南每年向都城汴京运送粮食六百万石,丝绸、茶叶等物品也源源不断地输送到京城。……南方地区经济持续发展,支撑了南宋半壁江山。——北师大版《历史》七年级下册
⑵根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分析,到两宋时期,我国经济重心出现了怎样的变化?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很多,请写出其中的一点。(2分)
材料三清朝……开放四个港口,作为对外通商口岸;并对出口的商品种类和出海船只的载重量作出严格的限制。(后)下令只开广州一处作为对外通商口岸,关闭了其他港口。
——人教版《中国历史》七年级下册
⑶根据材料分析,清朝实行的是什么政策?该政策给中国社会带来了什么严重后果?
材料四我们计划……用无产阶级国家直接下命令的办法在一个小农国家里按共产主义原则来调整国家的产品生产和分配。现实生活说明我们错了。 ——列宁
⑷材料四中列宁为纠“错”而采取的措施是什么?
材料五1933年底,著名经济学家凯恩斯在给美国总统罗斯福的信中写道:“如果您成功的话,新的和更大胆的方法将在各处试行,而我们将以您就职的那一天作为新纪元的第一页。”
——《大国崛起·美国》
⑸材料五中“新的和更大胆的方法”指的是什么?
创新是一个民族发展的灵魂,是一个民族进步的不竭动力。自古以来中华民族就是富有创新精神的民族。结合所学知识探究以下问题:
【探究一】制度篇
⑴统治阶级为加强中央集权,不断调整政策,开创新的政治制度。秦朝、元朝在地方上各实行的什么行政制度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⑵美国学者费正清说:“在一个我们看来特别注重私人关系的社会里,中国的科学考试却是惊人地大公无私。每当国势鼎盛,科学制度有效施行时,总是尽一切努力消除科场中的徇私舞弊。”这里所说的“科学考试”指的是什么?
【探究二】思想篇
⑶诺贝尔奖得主在聚会上说,解决本世纪的问题需要“孔子的智慧”。孔子的智慧除了体现在教育方面外,还体现在创立了儒家学派,儒家学派的核心思想是什么?儒家学派在哪个朝代成为我国封建社会的正统思想?
【探究三】文化篇
“中国在许多个世纪以来,一直是人类文明的主要中心之一”。让我们与历史进行亲密接触,寻找其中蕴藏的民族智慧,感悟民族精神。
⑷根据右图和所学知识,说出我国宋、元时期的主要的文学表现是什么?并举一例这一时期领先世界的科技成就。
【探究四】感悟篇
⑸综合以上内容,在如何培养自己的创新能力方面你获得了哪些启示?
学习完唐朝的历史后,实验初中七年级5班计划以“繁荣开放的唐代文明”为主题出一期历史板报。以下是小虎同学设计的板报样式。请根据要求,完成下列各题。
制度创新篇
(1)唐朝已经用分科考试选拔人才,请问这是一种什么制度?(2分)
和谐盛世篇
(2)唐太宗统治时,之所以出现了政治清明的盛世景象,与他广开言路、善于纳谏是分不开的,他重用的一位敢于直言进谏的大臣是谁?唐太宗时期的统治被称为什么?(4分)
民族关系篇
(3)唐太宗说:“自古皆贵中华,贱夷狄,朕独爱之如一。”这体现了他开明的民族政策,试举一例说明。(2分)
对外关系篇
(4)唐朝时实行对外开放政策,中外友好往来比较频繁,试举两例说明。(4分)
科技篇
(5)唐朝时一项重要的科技发明节约了时间,大大促进了文化的传播,请问这项科技发明是什么?(2分)
艺术篇
(6)请列举隋唐时期一个重要的艺术宝库。(2分)
启示篇
(7)唐朝的繁盛给后人什么历史启示?(2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