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读图说史(7)

(1)说出图中的人物及其发明
(2)这次工业革命,最早发生在哪一国? (1分)它使人类进入到什么时代?(2分)请举出这次工业革命中发明的交通工具。(2分)

科目 历史   题型 综合题   难度 中等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改革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向前发展的不竭动力。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士族
——《晋书·刘毅传》
“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将相本无种,男儿当自强。少小须勤学,文章可立身。满朝朱紫贵,尽是读书人。”
——《琵琶记》
材料二到1956年底,全国87.8% 的个体农户参加了高级农业生产合作社,91.7% 的个体手工业者参加了各种形式的合作社,私营工业户数的99% 和私营商业户数的82.2% 实现了公私合营。”
——《川教版·八年级下册》
材料三 19世纪中期,沙皇亚历山大二世深感“与其等农民自下而上解放自己,不如自上而下来解放农民”。随后,他颁布法令,开始了改革……改革带来了自由的劳动力,广阔的国内市场,相对稳定的社会环境,相应合理的司法体系……从此,俄国开始逐步进入一个崭新的资本主义发展时期。
材料四横须贺,位于东京湾入口……150年前,一位美国将军用武力迫使日本打开了自己的国门,让这个岛国走上了一段充斥着悲剧和奇迹、混杂着屈服和刚强的改革历程……到19世纪末期,新日本……正如清朝诗人黄遵宪所说:“亦骎骎乎有富强之势。”
——《全球视野下的西方文明史》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指出我国古代人才选拔制度有何变化?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说三大改造的完成对当时的中国有何意义?
(3)根据材料三、四,分别概括俄国、日本走上改革之路对本国的影响。
(4)综合以上四则材料,你有何认识?

观察下图,按照要求回答问题。

(1)请将下列地点的英文字母代号填入图中相应的方框内。
A.三角贸易的归程 B.三角贸易的出程
(2)据图指出,三角贸易对非洲的影响。

今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65周年纪念,1949年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终点,又是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起点。请回答:
(1)回顾党领导的革命和建设岁月,是谁带领中国人民“站起来”,是谁带领中国人民“富起来”。
(2)下图反映了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被誉为“生死攸关转折点”的哪次会议?请简述它的历史意义?

(3)1956年底,社会主义制度在我国建立起来,其建立的标志性事件是什么?此后,中国的社会主义道路探索出现了严重曲折,最终党在哪一次会议上实现了具有深远意义的伟大转折?

近年来,一次关于海权意识的调查结果表明:80.6%的国人不知道黄岩岛的正确位置;96.8%的人没读过被西方奉为经典的《海权论》;57.1%的人不知道中国海监的真实身份。也很少有人知道,中国还有被九段线拱卫着的约300万平方公里的主张管辖海域。海运兴,则国运兴。请回答:
(1)600多年前,中国人曾经开创了世界航海史上的壮举。请用相关史实论证这一观点。
(2)大约半个多世纪后,欧洲人逐渐掌握了世界制海权,新航路的开辟改变了世界面貌,更带来了欧美国家的巨变。结合所学知识,请解释“巨变”的含义。
(3)19世纪60年代,面对西方国家从海上的步步紧逼,洋务派疾呼“海防一日不可缓”,为此他们的应对措施是什么?
(4)结合所学知识,指出(2)题和(3)题中所述历史事件间的内在联系。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要成功地把西方现代文明引入传统社会的制度层面,需要掌握制度创新的适度性,改革只宜采取缓进的方式。而戊戌变法主持者企图短期(103天)内变更整个“皇朝行政体制”对旧官僚集团的既得利益触动过重,过于激烈的变革行为,导致潜在的反对者转变为公开的反对者,从而扩大了本来就很强大的反对派阵营。——马克垚主编《世界文明史》(中)
材料二经过明治维新而渐趋富强的日本,利用强盛的国力,逐步废除与西方列强签订的不平等条约,收回国家主权,摆脱了沦为殖民地的危机;在1895、1904年分别在甲午战争和日俄战争中击败昔日清帝国与俄罗斯,成为称雄一时的亚洲强国。但其改革遗留了许多问题,如天皇权力过大、土地兼并依然严重等封建残余现象,与日后发生的一系列日本难以解决的社会问题相互影响,使得日本走上了侵略扩张的道路。这不仅给被侵略国家,也给日本人民带来了极大的灾难。——吴于廑 齐世荣主编《世界史》(近代史编)
材料三在中国这样一个拥有13亿多人口的国家深化改革,绝非易事。中国改革经过30多年,已进入深水区,可以说,容易的、皆大欢喜的改革已经完成了,好吃的肉都吃掉了,剩下的都是难啃的硬骨头。
——习近平《改革要敢于啃硬骨头 但不能犯颠覆性错误》
请回答:(1)根据材料一,概括戊戌变法失败的原因?
(2)根据材料二,简评明治维新改革,并结合所学知识举例说明,20世纪30年代,走上侵略道路的日本给重庆人民带来了极大灾难。
(3)综合上述材料,对于今天我们深化改革你有何认识?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