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受“民主与法制”
步骤一:回顾近代西方民主政治制度的确立
近代社会的一个重要特征是以民主代替专制、以法治代替人治、以法律为标志的国家权利代替以君主为代表的贵族特权。
(1)1689年,英国颁布了《权利法案》,确立了 的资本主义政治制度,走上了资产阶级政治民主化的道路。
(2)在古代 首先开出了民主之花;在美国, (历史人物)开创了民主政治的先河。
(3)法国大革命彻底摧毁了法国的封建专制制度,产生了著名的
(历史文献),建立了资产阶级共和国。后来,颁布的 ,第一次确认了资产阶级民法的基本原则。
步骤二:反思中国民主与法制的探索历程
(4)近代化就是在经济上实现工业化,在政治上实现民主化。哪个事件开启了近代中国政治民主化?(1.5分)
(5)什么革命推翻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开创了中国完全意义上的近代民主革命?(1.5分)
(6)近代以来,我国第一部规定国家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的宪法叫什么?(1.5分)
(7)民主法制建设是不断巩固、完善的过程,新中国成立后,我国民主法制遭到严重破坏是在什么时期?(1.5分)
哪个时期我国民主法制建设又成果突出,逐步走上依法制国道路?(1.5分)
步骤三:感悟中外民主法制的真谛
(8)你如何看待西方的民主政治?
(9)我国的民主法制建设与经济建设之间有什么关系?(1.5分)
民族问题始终是一个世界性的热点和焦点问题。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孙中山先生曾指出:“中国是一个统一的国家,这一点已牢牢地印在我国的历史意识之中。”
材料二长期在中国考察研究的澳大利亚当代学者尼古拉斯·泰普说:“中国的民族政策令人赞赏,值得世界上许多别的国家借鉴。”
材料三我国少数民族地区经济情况表
年份 |
少数民族地区经济总量(元) |
农牧民人均纯收入(元) |
1952年 |
57.9亿 |
﹤100 |
2008年 |
30626.2亿 |
3389 |
请完成:
(1)材料一中孙中山说“统一的国家”,我国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封建国家是什么?
(2)材料中的“历史意识”即民族意识。在清朝有许多民族团结的史实,请列举其中两例。
(3)材料二中尼古拉斯·泰普如此赞扬中国的民族政策,你认为他的主要依据是什么?
(4)材料三的数据说明了什么问题?
(5)据此分析,我们应该如何看待民族分裂势力制造的打砸抢烧事件。
识图,回答问题。
图一图二图三
(1)图一是__________行政区的区旗,图二是_________行政区的区旗。
(2)在历史上,这两个地区分别遭到了_______和_______的侵占。
(3)改革开放后,在邓小平提出的“___________________”构想指导下,这两个地区分别于__________年和__________年回归祖国。
(4)图三反应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这一事件。
(5)图三中两位握手的人物分别是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
(6)邓小平提出党和政府的对台基本方针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阅读材料:
1005年,宋辽达成议和。宋朝每年向辽纳银10万两,绢20万匹,双方约为兄弟之国。回答:
(1)当时的宋朝建立者是谁?定都在哪?
(2)“辽”的前称是什么?定都在哪?
(3)宋辽议和盟约名称叫什么?宋辽议和有何影响?
阅读材料:
材料一:唐太宗说:“自古皆贵中华,贱夷狄,朕独爱之如一。”
材料二:“外甥是先皇帝舅宿亲,又蒙降金城公主,遂和同为一家。天下百姓,普皆安乐。”
回答:
(1)材料一表明太宗实行的是怎样的民族政策? 其中的“夷狄”指的是什么?
(2)材料二记载了8世纪初期发生的一件什么事?“和同为一家”是指与哪个少数民族的关系?
(3)“和同为一家”有什么意义?
阅读以下材料:
材料一:“苏湖熟,天下足。”(谚语)
材料二:元末反映草原地区蒙汉民族生活的诗句:“胡人有妇解汉音,汉女亦解调胡琴。”
请回答:
(1)材料一是什么时期的谚语?反映出当时我国经济发展态势有何变化?
(2)材料二诗句所表达的思想是什么?它与元朝统一有何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