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
李若水字清卿①,洺州曲周人。靖康元年,为太学博士。开府仪同三司高俅死,故事,天子当挂服举哀。若水言:“俅以幸臣躐跻显位②,败坏军政,金人长驱,其罪当与童贯等,得全首领以没,尚当追削官秩,示与众弃;而有司循常习故,欲加缛礼,非所以靖公议也。”章再上,乃止。……二年,金人再邀帝出郊,帝殊有难色,若水以为无他虑,扈从以行③。金人计中变,逼帝易服,若水抱持而哭,诋金人为狗辈。金人曳出,击之败面,气结仆地,众皆散,留铁骑数十守视。粘罕令曰:“必使李侍郎无恙。”若水绝不食,或勉之曰:“事无可为者,公昨虽言,国相无怒心,今日顺从,明日富贵矣。”若水叹曰:“天无二日,若水宁有二主哉!”其仆亦来慰解,曰:“公父母春秋高,若少屈,冀得一归觐。”若水叱之曰:“吾不复顾家矣!忠臣事君,有死无二。然吾亲老,汝归勿遽言,令兄弟徐言之可也。”……粘罕令拥之去,反顾骂益甚。至郊坛下,谓其仆谢宁曰:“我为国死,职耳,奈并累若属何!”又骂不绝口,监军者挝④破其唇,噀⑤血骂愈切,至以刃裂颈断舌而死,年三十五。(节选自《宋史•李若水传》)
【注】①李若水:北宋末年人,官至吏部侍郎。靖康二年随钦宗至金营,不屈而被害。
②躐(liè)跻:越级升官。③扈从:随从护驾。④挝(zhuā):敲打,击。⑤噀(xùn):喷。
对下列句子中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故事,天子当挂服举哀故事:以前的事情。
B.非所以靖公议也靖:平息。
C.若少屈,冀得一归觐觐:拜见。
D.反顾骂益甚顾:回头。

下列各句中加点字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得全首领以没王好战,请以战喻
B.非所以靖公议也臣所以去亲戚而事君者
C.粘罕令拥之去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
D.而有司循常习故,欲加缛礼涂有饿莩而不知发

下列叙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李若水认为高俅败坏军政,以致金人入侵,应降低他生前官爵俸禄的等级,而不应用隆重的礼节为他治丧。皇上当即接受他的意见,不再为高俅挂服举哀。
B.金人邀请宋钦宗出郊,却又中途变卦,逼钦宗改换服装以侮辱宋朝。李若水坚守气节,大骂金人,虽惨遭毒打,仍未动摇自己的忠心,并以绝食对金人的诱降表示抗争。
C.李若水不愿为了能回家侍奉父母而投降,他严词拒绝了仆人要他屈从金人的劝说。但又流露出心中无限的牵挂,生怕自己被杀的噩耗惊吓了父母。
D.粘罕诱降李若水遭到失败,于是下令杀掉他。李若水义无反顾,骂不绝口,金人打破了他的嘴唇,他含血痛骂,愈加激切,以至遭裂颈断舌而死,景象十分惨烈。

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6分)
①然吾亲老,汝归勿遽言,令兄弟徐言之可也。
②我为国死,职耳,奈并累若属何!

科目 语文   题型 文言文阅读   难度 中等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解释下列加点字。
且君尝为晋君夫人之力不及此
越国以若不阙秦,将取之
不如善遇之芷阳间行
秦王之金千斤、邑万家。群臣惊愕,起不意

阅读下面《论语》选段,完成相关问题。
子贡曰:“如有博施于民而能济众,何如?可谓仁乎?”子曰:“何事于仁?必也圣乎!尧舜其犹病诸。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能近取譬,可谓仁之方也已。”
孔子在这里把“仁”与“圣”做了个区别,“仁”着眼于(用四个字回答),“圣”着眼于(用四个字回答)。
孔子认为“圣”的境界“尧舜其犹病诸”,先解释这句话的意思,然后结合整则材料,谈谈你对这个观点的理解。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题目。
项籍者,下相人也,字羽。初起时,年二十四。其季父项梁,梁父即楚将项燕,为秦将王翦所戮者也。项氏世世为楚将,封于项,故姓项氏。
项籍少时,学书不成,去学剑,又不成。项梁怒之。籍曰:“书足以记名姓而已。剑一人敌,不足学,学万人敌。”于是项梁乃教籍兵法,籍大喜,略知其意,又不肯竟学。项梁尝有
栎阳逮①,乃请蕲狱掾曹咎书抵栎阳狱掾司马欣,以故事得已。项梁杀人,与籍避仇于吴中。吴中贤士大夫皆出项梁下。每吴中有大繇役及丧,项梁常为主办,阴以兵法部勒宾客及子弟,以是知其能。秦始皇帝游会稽,渡浙江,梁与籍俱观。籍曰:“彼可取而代也。”梁掩其口,曰:“毋妄言,族矣!”梁以此奇籍。籍长八尺余,力能扛鼎,才气过人,虽吴中子弟皆已惮籍矣。
秦二世元年七月,陈涉等起大泽中。其九月,会稽守通谓梁曰:“江西皆反,此亦天亡秦之时也。吾闻先即制人,后则为人所制。吾欲发兵,使公及桓楚将。”是时桓楚亡在泽中。梁曰:“桓楚亡,人莫知其处,独籍知之耳。”梁乃出,诫籍持剑居外待。梁复入,与守坐,曰:“请召籍,使受命召桓楚。”守曰:“诺。”梁召籍入。须臾,梁眴②籍曰:“可行矣!”于是籍遂拔剑斩守头。项梁持守头,佩其印绶。门下大惊,扰乱,籍所击杀数十百人。一府中皆慑伏,莫敢起。梁乃召故所知豪吏,谕以所为起大事,遂举吴中兵。使人收下县,得精兵八千人。梁部署吴中豪杰为校尉、侯、司马。有一人不得用,自言于梁。梁曰:“前时某丧使公主某事,不能办,以此不任用公。”众乃皆伏。于是梁为会稽守,籍为裨将,徇下县。
(《史记·项羽本纪》)
【注】①有栎阳逮:有罪相连及,被栎阳县追捕;②眴:同“眩”,使眼色
下列语句中加点的词语,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知其意,又不肯竟学略:大致
B.以兵法部勒宾客及子弟阴:暗中
C.吾欲发兵,使公及桓楚将:将领
D.是时桓楚在泽中亡:逃亡
【小题2下列各组中加横线的虚词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梁父即楚将项燕,秦将王翦所戮者也若舍郑以东道主
B.项梁杀人,与籍避仇吴中长
C.人莫知其处,独籍知耳顷之未发,太子迟
D.梁召故所知豪吏荆轲废,引其匕首提秦王
【小题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A.项籍小的时候,学写字、学武艺都没学成,学兵法也是浅尝辄止,半途而废。
B.秦始皇巡游会稽时,项籍竟然敢说将来可以取代他,项梁认为他自高自大,叫他不要胡说。
C.项籍虽然对读书识字没多大兴趣,但他身材高大,才能、勇气、胆识超出常人,周围的人都怕他。
D.陈涉起义后,项籍在项梁的指挥下,砍下郡守的头,杀掉上百个郡府的人,大家吓得趴倒在地,没有一个人敢起来。

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完成后面题目。(6分)
太子丹恐惧,乃请荆卿曰:“秦兵旦暮渡易水,则虽欲长侍足下,岂可得哉?”荆卿曰:“微太子言,臣愿得之。今行而无,则秦未可亲也。夫今樊将军,秦王购之金千斤,邑万家。诚能得樊将军首,与燕督亢之地图,奉献秦王,秦王必说见臣,臣乃得有以报太子。”太子曰:“樊将军以穷困来归丹,丹不忍以己之私,而伤长者之意,愿足下更虑之!”
翻译加点字的意思
臣愿得之:今行而无穷困
翻译句子:夫今樊将军,秦王购之金千斤,邑万家。

阅读以下文段,回答问题。
①子曰:“巧言令色,鲜矣仁。”(《论语》)
②子曰:“先行其言而后从之。”(《论语》)
③子曰:“古者言之不出,耻躬之不逮也。”(《论语》)
④子曰:“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论语》)
将文中划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以上选段中,孔子认为古代人不轻易把话说出口的原因是什么?关于言与行,他提出了怎样的主张?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