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青藏高寒区农作物分布在河谷中的最主要的自然原因是(  )

A.河谷地区土壤肥沃
B.河谷地区气温较高,热量条件较好
C.河谷地区人口稠密,劳动力多
D.河谷地区有丰富的水源
科目 地理   题型 选择题   难度 较易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江苏省经济发展水平南北差异较大,目前相对发达的苏南将部分产业向苏中、苏北转移。结合“苏南某市与苏北某市投资要素对比表”,完成题。

投资地区
招商门槛
土地价格
平均工资水平
环保门槛
苏南某市
5 000万元
100万元左右
3 000元左右
要求高
苏北某市
1 000万元
20万元左右
1 000元左右
要求较低

苏南地区开始“腾笼换鸟”,被“逼走”的产业所具有的特点是(  )

A.劳动力需求量大 B.生产规模小 C.技术含量高 D.环境污染较轻

江苏省出现的这种产业转移,对苏北地区的有利影响是(  )
①增加就业机会,促进市场繁荣  ②促进地方经济发展,带动环境质量提高
③促进产业升级,加快工业化进程④土地利用多样化,耕地面积扩大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右图为“东北地区河流封冻等日数线分布图”, 读图完成题。

造成M、P两地河流封冻日数差异的主要因素是
①海拔高低②冬季风的影响强度
③水流速度④纬度位置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国家在P平原兴建了许多大规模机械化农场,从事商品粮生产。但在这里生产粮食不利的自然条件主要是()

A.热量条件 B.土壤条件 C.降水条件 D.光照条件

双转移”(右上图8)是广东省创造性提出的产业转移和劳动力转移的统称。具体是指珠三角劳动密集型产业向东西两翼、粤北山区转移(图中箭头①);而东西两翼、粤北山区的劳动力,一方面向当地二、三产业转移(图中箭头③),另一方面向发达的珠三角地区转移(图中箭头②)。读图完成题。

目前,珠三角劳动密集型产业大量向外转移,主要原因是珠三角地区 ()

A.劳动力成本下降 B.高素质劳动力数量不足
C.对外交通条件改善 D.优化产业结构的需要

珠三角劳动密集型产业在向外转移过程中,遇到的阻力主要是

A.转入地产业发展的配套设施不全
B.转出地的产业集聚效应较弱
C.转入地的环境污染严重
D.转出地的产业协作能力较弱

读我国两个三角洲略图,回答题。

下列工业基地与其所在三角洲的组合中,正确的是()

A.京津唐工业基地——甲三角洲 B.沪宁杭工业基地——乙三角洲
C.珠江三角洲轻工业基地——乙三角洲 D.辽中南重工业基地——甲三角洲

二十世纪90年代以来,为了缓解甲、乙三角洲地区的能源供应紧张问题,两地都很重视开发利用的新能源是()

A.水能 B.太阳能 C.核能 D.天然气

下图为“我国江南丘陵某地地形结构和农业用地结构的饼状图”。对比分析回答题。

造成该地农业用地结构不合理的主要原因是()

A.过度开垦 B.过度放牧
C.过度围垦 D.过度养殖

该地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出路在于()

A.缓坡退耕,发展大牧场放牧业
B.修建梯田,扩大水稻种植面积
C.全面封山育林,改善生态环境
D.调整农业结构,发展立体农业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