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题目。
阂县林琴南孝廉纾①六七岁时,从师读。师贫甚,炊不得米。林知之,亟②归,以袜实米,满之,负以致师。师怒谓其窃却弗受。林归以告母,母笑曰:“若心固善,然此岂束修③之礼?”即呼备④,赍⑤米一石致之塾,师乃受。
【注释】①林琴南孝廉纾(shū):林纾,字琴南,福建阂县(今福州人)。近代文学家,尤以翻译外国小说名世。孝廉,明清时对举人的称呼。②亟:急忙。③束修:本指十条干肉,后来通常指学生拜师或亲友之间赠送的礼物。④呼备:叫人准备。⑤赍(jī):携带。
解释划线词语在句子中的意思。
师读(           )               ②以致师(           )
文中划线句子没有标点符号,请在需要加标点的地方用“|”标出来。
师 怒 谓 其 窃 却 弗 受。
林琴南为什么急忙回家取米送给老师?
从中可以看出林琴南是一个怎样的人?

科目 语文   题型 文言文阅读   难度 较易
知识点: 名著人物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第10~14题。
赵人患鼠,乞猫于中山,中山人予之。猫善扑鼠及鸡。月余,鼠尽而鸡亦尽。其子患之,告其父曰:“盍去诸?”其父曰:“是非若所知也。吾之患在鼠,不在乎无鸡。夫有鼠,则窃吾食,毁吾衣,穿吾垣墉,坏伤吾器用,吾将饥寒焉。不病于无鸡乎!无鸡者,弗食鸡则已耳,去饥寒犹远。若之何而去夫猫也!”(选自刘基(郁离子))
[注释]①中山:即中山国,战国时期的一个诸侯国。②盍:何不③患:祸患④垣墉:墙壁⑤病:坏
、用“/”划分下面句子的朗读节奏。(只划一处)
若之何而去夫猫也
、解释文中加点词语的含义。
(1)乞()(2)耳()(3)去()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是非若所知也。
、老鼠祸害无穷,请用自己的话说说文中老鼠的危害。( 2 分)
、读了这则故事后,你有什么感想?请简要谈谈。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第ll~15题。(10分)
一钱丢前程
江南某生,见书肆中一少年买《吕氏春秋》,堕一钱于地。某暗以足践之,其去而俯拾焉。旁坐一翁,凝视良久,忽起叩某姓氏,冷笑而去。
后某得江苏常熟县尉。束装赴任,投刺上台。时潜庵汤公,巡抚江苏,十谒不得一见,巡捕传汤公命,令某不必赴任,名已挂弹章矣。问所劾何事?曰:“贪。”某自念尚未履任,何得有赃款?必有舛错。急欲面陈。巡捕入禀,复传命日:“汝为秀才时,尚且一钱如命;今侥幸做地方官,能不探囊胠箧,为纱帽下之劫贼乎?”
始悟前叩姓氏者,即潜庵汤公,遂惭愧罢官而去。
(节选自沈起凤《谐铎》)
【注释】①投刺:投递名片。②上台:上司,在此指江苏巡抚潜庵汤公。③挂弹章:写到弹劾书上。④劾:弹劾。⑤舛:错误。⑥探囊胠箧:探囊,掏口袋的意思;胠箧,胠(qū),从旁边撬开箱子的意思。这个短语泛指盗窃。
.解释文中划线词的含义。(3分)
(1)适( ) (2)俟( ) (3)谒( )
.用“/”划分下面句子的朗读节奏。(只划一处)(1分)
见书肆中一少年买《吕氏春秋》
.翻译下面句子。(2分)
始悟前叩姓氏者,即潜庵汤公,遂惭愧罢官而去。
.从写法上分析,“旁坐一翁,凝视良久,忽起叩某姓氏,冷笑而去”在文中的作用是埋下伏笔,江苏巡抚潜庵汤公“令某不必赴任”的原因是什么?(用原文的句子回答)(2分)
.读罢本文,选择任一角度,谈谈你的启发或感悟?(2分)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第1l~15题。(10分)
私心
奉公尽节,言事无所依违。诸子或时谏止,辄叱遣之,吏人奏记及便宜②者,亦并封上,其无私若此。性质悫,少文采,在位以贞白.时人方之前朝贡禹然而蕴藉,不修威仪,亦以此见轻问伦曰:“公有私乎?”对曰:“昔人有吾千里马者,吾虽不受,每三公有所选举,心不能忘,而亦终不用也。吾兄子常病,一夜十往,退而安寝;吾子有疾,虽不省视而竟夕不眠。若是者,岂可谓无私乎?”
【注释】①伦:即第五伦,东汉大臣,字伯鱼。②吏人奏记及便宜者:官吏陈述的书面意见有利于国家的。③性质悫:悫,què,恭谨,诚实。④时人方之前朝贡禹:方,打比方,比作;贡禹,西汉大臣。以明经洁行著名。⑤蕴藉:宽和,宽容。
.用“/”划分下面句子的朗读节奏。(只划一处)(1分)。
昔人有与吾千里马者
.解释文中划线词语的含义。(3分)
(1) 称( ) (2) 或 ( ) (3)与 ( )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句子。(2分)
然少蕴藉,不修威仪,亦以此见轻。
.通过对短文的阅读,你觉得第五伦是个怎样的人?(2分)
.你认为作为一个政府官员应该怎样做到公私分明?(2分)

阅读文言文,完成第10~14题。
魏绛谏悼公伐诸戎
五年,无终子嘉父僮孟乐因魏庄子纳虎豹之皮以和诸戎。公曰:“戎、狄无亲而好得,不若伐之。”魏绛日:“劳师于戎,而失诸华,虽有功,犹得兽而失人也,安用之?且夫戎、狄荐处,贵货而易土。予之货而获其土,其利一也;边鄙耕农不儆,其利二也;戎、狄事晋,四邻莫不震动,其利三也。君其图之!”公说,故使魏绛抚诸戎,于是乎遂伯
                          (选自《国语·晋语七》)
【注解】①诸戎:泛指北方的少数民族。②五年:晋悼公五年,公元前568年。③无终:邻近晋国的戎族邦国名。子:春秋时对文化落后国家的君主的称呼。嘉父:无终国的国君。④孟乐:无终国的大臣。⑤魏庄子:即魏绛。⑥无亲而好得:无恩亲而且贪货财。⑦诸华:华夏,指中原地区文化发达的国家。⑧荐:聚族而居。⑨贵货而易土:重视财货而轻视土地。⑩震:恐惧。⑩遂伯:就称霸天下。
.用“/”划分下面句子的朗读节奏。(只划一处)(1分)
四邻莫不震动
.解释文中加点词语的含义。(3分)
(1) 伐( ) (2) 鄙 ( ) (3)说 ( )
.翻译下面的句子。(2分)
虽有功,犹得兽而失人也,安用之?
.请用自己的话说说,悼公听了魏绛的意见后,产生了怎样的结果?(2分j
.魏绛与邹忌的劝谏方法有何不同?请简要谈谈。(2分)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第ll~15题。(10分)
郑人游于乡校,以论执政。然明子产日:“毁乡校何如?”子产日:“何为?夫人朝夕退而游焉以议执政之善否,其所善者,吾则之;其所恶者,吾则改之;是吾师也。若之何毁之?吾闻忠善以损怨,不闻作威以防怨!岂不止,然犹防川,大决所犯,伤人必多,吾不克救也。不如小决使道,不如吾闻而药之也。”
【注释】①乡校:乡间的公共场所,是古代进行各项学习的处所,也可以聚会议事。②执政:执政的人。③然明:郑国的大夫。④子产:郑国执政大夫。⑤夫:发语词。⑥损怨:减少怨恨。⑦不如小决使道:不如开出小决口,让水从这里流出来。
.解释文中划线词语。(3分)
(1)谓:( ) (2)行:( ) (3)遽:( )
.然明和子产对待民众议论朝政分别持怎样的态度?(2分)
.子产认为应如何对待民众对朝政的议论?(2分)
.子产认为应该如何减少民众的怨恨?(用原文回答)(1分)
.用自己的话说说文中画线句子的意思。(2分)
吾闻忠善以损怨,不闻作威以防怨。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